自4月25日起,运城市中心城区街头陆续迎来一批全新的“小蓝车”。此次共计7000辆全新升级的共享电单车将在4月25日至5月1日分批次投放。此次车辆迭代不仅聚焦骑行舒适性与安全性提升,更通过技术实现规范停放,为市民打造“有温度、有秩序”的绿色出行环境,也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注入新动能。
硬件升级:从“能骑”到“好骑”的全维度革新
4月28日,在万达广场附近的共享电单车停靠点,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新款车型的座椅宽度较旧款有所增加,也新增了车把减震功能,让颠簸路段不再‘手麻’,长时间骑行舒适度显著提升,而且夜间车灯还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亮度,让市民骑行更安全。”据了解,此次车辆电机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液冷系统,让骑行更安全,同时搭载90度垂直停车技术,车身倾斜超过设定角度时则无法锁车,这样可以确保车辆严格按箭头方向垂直路沿停放。
技术破题:90度垂直停车破解“停车乱象”
长期以来,共享电单车随意倾倒地、朝向混乱等问题影响着市容秩序。此次投放车辆新增的90度垂直停车技术在停车时强制校准车身与道路方向成90度直角,则很大程度解决了乱停车的问题。“技术约束比人工管理更高效。”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新版车辆的GPS识别技术更加精准,如果车辆停放不在站点框线内,也无法锁车,这些创新技术的增加既减少运维人员摆正车辆的工作量,也让“停车入框、车头同向”成为硬性规则。
加强巡查:让治理“力度”与“温度”并存
在万达商业区,运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第十四中队的执法人员正在对辖区内的共享电单车停靠站点进行日常巡查,“我们在日常巡查中,会对商业区、居民区等重点区域的共享电单车规范摆放问题进行巡查整改,把一些随意停放的车辆归位,同时,也注意加强宣传,引导市民自觉规范停放,文明出行。”执法队员说道。
共享电单车是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运城市城市管理局将完善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共享电单车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共同推动共享电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真正让绿色出行网络更便捷、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