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奋力谱写新时代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18 09:39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运城市注重把握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化牵引性工程,打造更多文旅新爆点,把文旅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充分释放文旅高质量发展综合效能。

  一、运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的资源优势

  运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的资源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运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文化资源优势

  运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上。运城拥有大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飞云楼、‌司马光祠等,‌这些文物古迹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运城孕育了关公文化、‌根祖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镜鉴。运城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项,省级153项,数量在全省遥遥领先。‌这些文化资源为运城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自然资源优势

  运城的自然资源同样丰富,它拥有中条山、吕梁山、稷王山、孤峰山四大山;属于大黄河区域范畴,境内除了黄河外,还有汾河、涑水河以及姚暹渠;除了这些常规自然资源,运城还有宝贵的文化遗存,有以舜帝陵、晋文公墓、司马光墓、扁鹊墓等为代表的古墓葬群;有以关帝庙、后土祠、永乐宫、普救寺、堆云洞等为代表的庙宇道观群;有以鹳雀楼、秋风楼、飞云楼、莺莺塔等为代表的楼塔群;有以东汉建宁残石、司马温国公神道碑、碧落碑、平淮西碑等为代表的碑碣群;有以永乐宫壁画、稷益庙壁画等为代表的壁画群,及以唐开元大铁牛等为代表的铸雕群;还有以历山、五老峰等为代表的名胜景观群。‌这些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运城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特有的历史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地理位置优势

  交通是影响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对于吸引客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城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处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距离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都很近,占据了中原的黄金地段,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运城文旅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优势。

  二、运城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文旅市场出圈出彩

  运城不断强化文旅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及宣传推广,借助河东特色和人文积淀,不断创造独特的消费场景和需求。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关公故里、五老峰、永乐宫争创5A级景区如火如荼,河东成语典故园精彩展现,“水上列车”意外吸粉,“盐湖006号灯杆”网红打卡,文旅产品“圈粉”深博会,运城文旅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旅游市场成功“出圈”。

  2023年1月至12月,全市重点监测的9家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共计59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4.89%;实现门票收入7151.51万元,同比增长201.13%;实现经营收入15634.52万元,同比增长103.80%。今年“五一”假期,运城文旅交出亮眼答卷,旅游年票销量暴涨,共销售13611张,同比增长500.79% 六成以上为外地游客订购,A级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50.18万人次,同比增长35.35%;门票收入1296.31万元,同比增长51.15%;旅游经营收入2674.19万元,同比增长45.04%。

  (二)文旅产品供给愈加丰富

  多样深厚的运城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创新则赋予这些文旅产品鲜活的生命力。

  一是旅游业态丰富多样。成功创建盐湖旅游度假区、夏县泗交康养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和中条山旅游公路,积极建设独具运城特色的自驾旅游体系;着力推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成功打造《梦境西厢记》等旅游演艺;培育研学旅游线路,打造西侯度、后土祠、司马光祠、西阴村、永乐宫等一批古中国研学旅行基地,推出“翻开河东见中国”研学系列产品。二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开展“我在河东过大年”等系列民俗活动,打造中华历史主题游、爱情文化主题游等精品线路;成功举办黄河金三角自驾露营旅游推广大会、第二届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活动等,此外,还推出一批文艺表演、戏曲展演、非遗文创、美食、特展等特色文旅活动。三是文创产品独具匠心。积极打造“运城礼物”旅游商品公共品牌,在2024年非遗文创新品推介会上,“黑泥蜜语”护肤套盒、“关公银像”、《河东十三邑 中华编年史》、黑釉茶器六件套、运城博物馆桌游、七彩盐湖盐浴球等非遗文创产品惊艳亮相,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创之美。文旅产品的新供给在推动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聚焦“积极打造山西热点旅游门户”的目标思路下,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硬核“破圈”,成为传递和解读“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的“活”载体。

  (三)旅游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运城着力在优化游客体验、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见真章,全面提升游客便利舒适度、体验满意度和品牌认同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一是在景区建设方面。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先后投资23.96亿元,持续加大景区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力度;芮城永乐宫景区投资1.2亿元建设笔画临摹基地;河津黄河大梯子崖景区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观光电梯、飞云渡体验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及绿化工程;七彩盐湖景区全面提升改造等。二是在服务品质方面,运城市文明办和运城市文旅局联合发出《文明旅游倡议书》,引导市民争当文明旅游的引导者、传播者”;交警部门推行柔性执法,组织警力做好来运车辆维护、交通引导;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住宿业及旅游景点价格监管,防止欺客宰客;飞机场、高铁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处,社会各界志愿者穿着“红马甲”,随时为游客提供咨询、向导、叫车等服务。运城着力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以全新姿态喜迎八方游客。

  (四)宣传推广影响力大

  一是运用短视频平台线上宣传。短视频是时下最为火爆的媒介形式之一,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文旅部门、各旅游景区纷纷借助短视频在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方面的优势,探索“短视频+文旅”的宣传模式,为运城文旅带来了不小热度;二是借助直播平台宣传推广。今年6月,主播董宇辉带领团队“与辉同行”走进运城,对芮城永乐宫、永济鹳雀楼进行了观摩和直播,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短短几天时间,吸引上千万人关注运城,直播带货销售额接近一亿元,文旅产品销售额近900万元;三是开展宣传推介会。运城先后组织团队赴泉州、深圳、杭州、武汉、北京、太原等城市开展了运城文旅专场宣传招商推介活动,面向全社会发布“国宝第一市、天下好运城”城市口号,在百度平台上线运城超级城市旅游名片,有力提升了运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运城形象的“出圈”,是运城文化自信的展现,是河东优秀的文旅资源、文化产品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的表现,是“国宝第一市 天下好运城”知名度影响力再创新高的生动实践成果。

  三、运城市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运城旅游业在资源、产品、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品牌建设、文化挖掘和人才缺乏等挑战。

  (一)旅游品牌影响力有限

  虽然运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于一些国内的知名旅游目的地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全市还没有实现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以旅游景区为目的地引领文旅产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大部分文旅活动以美食节、市集等形式开展,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品牌知名度不高,创新性不足。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品质不高,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及深层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

  一些文旅项目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挖掘不充分,没有突出各自特色,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部分旅游景点把“文化”当噱头,景区设置往往和当地文化脱节,并未真正体现文化内涵,而是充斥“网红餐饮”、纪念品店,商业氛围过浓,游客体验效果不佳。

  (三)高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文旅人才培养断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运城文化旅游产业高端人才不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人员队伍组成来看,人员流动性较强,队伍结构相对不够稳定。高层次人才使用的短期性、临时性特征明显,难以发挥人才引领团队长期、稳定发展的优势。

  四、推进运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文旅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

  一是推进文旅与文化挖掘体验相结合。深入挖掘“古中国”文化、关公忠义文化、尧舜德孝文化、河东池盐文化等独具运城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丰富文化展示的类型、形式和层次;二是推进文旅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发展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山地养老、休闲康养等生态经济,依托“大生态”、发展“大旅游”,不断加强中条山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生态循环的“绿肺”和“氧吧”,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文旅与道路交通建设相结合。对照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绿水青山中条慢游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芮城黄河湿地飞行营、盐湖水上飞行俱乐部、垣曲中条山低空飞行营,打造中条低空飞行体验产品;四是推进文旅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充分挖掘中条山沿线各乡镇、村庄的生态资源、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统筹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大力开发民俗深度体验游、田园生产生活体验游等旅游产品,让游客通过民俗文化进一步体验感知运城旅游的深度。

  (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文旅环境,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综合配套设施等硬环境,持续提升景区管理、从业人员服务等软环境,让来运游客切实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培育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培育扶持本土旅游市场主体,加快做大旅游产业总量、做优旅游产业质量。同时加强执法检查,维护市场秩序,不断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

  (三)丰富旅游产品种类

  丰富文旅产品,持续在景点景区运营管理、文创产品开发、文旅活动举办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更多具有运城特色、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爆款产品,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挖掘尧舜禹历史文化以及武圣关公、三晋两司马等历史名人典故,打造特色旅游创意产业;鼓励贴近景区特色和当地资源,开发创新性、多样化、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产品;探索将文艺表演、传统文化、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有机融入旅游线路;推进打造关帝庙、盐湖等景区文化类古装实景演出,引入市场化演艺经纪和运作机制,提高对客源的吸引力。

  (四)积极进行宣传推介

  加强宣传推广,深化与顶流营销团队合作,用好新媒体营销、创意营销、话题营销等手段,策划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打造更多吸睛点、兴奋点、消费点,变“爆红”为“长红”、“流量”为“留量”。着力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IP,重点打造关公、盐湖两张“王牌”,着力塑造“关公故里”“七彩盐湖”文旅品牌;利用好新媒体,孵化一批短视频账号,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流量,从城市文化、非遗文创、文旅体验等方面全方位为城市引流,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效应。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壮大运城文化旅游产业,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引进人才。加快引进文化旅游人才,根据运城实际文化旅游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人才需求目录、人才引进、培育等政策;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凤还巢”计划、企业自主使用人才等多种渠道,吸引一批经验丰富、理念先进的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其次,要留住人才。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免费提供人才公寓或发放住房补贴,让人才得到实实在在的礼遇;再次,要使用好人才。以人才带项目、项目带人才,确保人才有实现抱负的平台,有展现作为的舞台,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