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统计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1-10月运城市规上工业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3-11-27 10:58

  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以下简称“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3.9%)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其中10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三大门类增速持续分化

  从三大门类看,1-10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66.0%,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为22.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0个百分点;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7.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4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08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增势稳定

  1-10月份,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48.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上拉全市工业4.67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长1.6%,上拉全市工业0.2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7.8%,下拉全市工业1.2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2%,下拉全市工业0.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1%,下拉全市工业0.0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0.6%,下拉全市工业0.03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14.4%,上拉全市工业0.4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6.6%,下拉全市工业0.28个百分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同比增长56.2%,上拉全市工业1.56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1.3%,上拉全市工业0.50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11.2%,上拉全市工业0.2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1.7 %,下拉全市工业0.02个百分点。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超“15增13降”

  1-10月,全市重点监测的28种工业产品中,15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3.6%。其中,机制纸及纸板、化肥、铝材、合成洗涤剂等7种产品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电解铜、硫酸、粗钢、氧化铝、饲料、镁合金等13种产品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四)新入库企业贡献突出

  1-10月,全市新入库企业(指2023年月度、2022年年度新投产和小升规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仅3.7%,同比增长67.5%,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5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5.4%,贡献突出。

  (五)民营工业支撑有力

  1-10月,全市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5.3%,增长5.6%,高于全市(4.5%)1.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高达94.2%,拉动全市工业4.23个百分点。

  (六)大中型企业保持有力支撑

  1-10月,全市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贡献率高达175.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有力支撑。

  (七)新动能产业增势稳定,高技术产业增速加快

  1-10月,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1.8%,同比增长1.5%,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33个百分点;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3.1%,同比增长12.5%,比前三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31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增加值降幅逐月收窄,但生产提振依然乏力

  1-10月,小微企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29.0%,增加值同比下降10.3%,较前三季度(-13.1%)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14.9%)收窄4.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17.1%)收窄6.8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3.4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渐转好,但仍需持续关注。

  (二)县域增速分化严重

  1-10月,全市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开区中,6个县(市、区)和运城经开区增速超过全市,6个县(市、区)为负增长。增速超全市的为运城开发区(16.0%)、盐湖区(13.3%)、芮城县(7.5%)、河津市(7.2%)、临猗县(6.7%)、稷山(5.5%);负增长的县(市、区)为平陆(-31.4%)、夏县(-17.0%)、永济(-9.0%)、闻喜县(-8.8%)、绛县(-5.5%)和垣曲县(-0.9%)。

  (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降幅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受需求下降和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运营不佳,4月份开始,累计同比增速由正转负,6月份开始降幅持续扩大,由6月份下降0.03%扩大至10月份累计下降7.8%。

  三、相关建议

  (一)强化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加强产销衔接。积极细化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措施,推动以减税降费、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地见效。同时要深化产销对接、产业链协作配套,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实际困难,降低企业负担。

  (二)强力推进增量培育,持续发挥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新增企业是始终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应持续跟踪有望竣工投产、入库列统的重大项目进展,力促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为经济稳增提供更多增量支撑。加快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全力引进、培育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投入产出快的链主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

  (三)努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多走出去,借鉴发达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经验,不断探索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完善横向纵向帮扶协作机制,强化区域资源要素配置,深入挖掘打造“特色工业镇”,努力打造不同区域的经济“引擎”,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