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运城市县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发布时间:2023-11-07 10:53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利好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多措并举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全市县域经济呈现稳定恢复向好态势,实现全面增长。

  一、县域经济全面增长

  从增速看,全市13个县域GDP增速与全市相比呈“5高7低1持平”。临猗县、稷山县、河津市、新绛县、盐湖区分别增长7.2%、6.7%、6.4%、6.3%和6.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万荣县增长4.9%与全市持平,其余7县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上半年相比,5个县域GDP增速提升。

  从总量看,13个县(市、区)中,6个县域GDP总量超过100亿元,分别是盐湖区(310.3亿元)、河津市(291.9亿元)、闻喜县(156.5亿元)、新绛县(135.7亿元)、临猗县(133.1亿元)、永济市(117.4亿元),6个县域GDP总量合计114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69.9%。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13个县(市、区)中,4个县域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10%,分别是盐湖区(24%)、河津市(19.6%)、临猗县(12.4%)、新绛县(10.3%),4个县域对全市GDP贡献率合计66.3%。

  二、工业经济引领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3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GDP增速排名前五位的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8%且排名位于前五位;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位于后三位的县域,GDP增速同样位于后三位。工业经济分化明显,13个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速呈“9正4负”,最高县增速(13.7%)与最低县(-12.5%)相差26.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带动下,分县(市、区)第二产业增速呈“9正4负”,对经济增长主导作用较为明显,排名靠前县域GDP增速排名同样靠前。

  三、服务业更趋协调

  前三季度,全市13个县域服务业增速位于1.3%-6%区间,最高县增速与最低县相差4.7个百分点,与一季度、上半年相比差距分别缩小7.7、0.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更趋协调。从增速看,全市13个县域与全市相比呈“6高5低2持平”。临猗县、绛县、平陆县、盐湖区、稷山县、万荣县分别增长6.0%、6.0%、5.8%、5.1%、4.8%和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夏县、永济市增长4.0%与全市持平,其余5个县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服务业总体平稳,与一季度相比,7个县域增速回升。

  从总量看,13个县(市、区)中,排名前4位的县域分别是盐湖区(203.1亿元)、河津市(84亿元)、临猗县(64.1亿元)、永济市(62.2亿元),4个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合计413.3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55.4%。

  四、“领跑县”三次产业全面开花

  前三季度,临猗县“领跑”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全面开花,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速均位于全市第1位。从十大行业来看,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共6个行业增速在全市13个县域中排名位于前三名,其中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市各行业比重超10%,对全市经济增长有一定拉动作用。特别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比重超15%,达18.8%,对全市农业增长的贡献率22.5%,对全市农业、第一产业增长贡献较大。前三季度,临猗县占全市GDP比重8.1%(排位第5位),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2.4%(排位第3位),三次产业比例为33.1:18.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