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前三季度运城市农业经济稳中有进
发布时间:2023-11-07 10:53

  2023年,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前三季度,全市粮食丰收基础稳固、经济作物量质双升,农业经济形势稳中有进,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2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3%(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总量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增速位列全省第六。

  分行业看,农业产值301.2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14.2亿元,下降1.8%;牧业产值69.8亿元,增长8.0%;渔业产值3.4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4.0亿元,增长2.1%。

  二、农牧生产形势较好,产量多创新高

  (一)粮食面积保持稳定,丰收基础稳固

  今年以来,运城市总体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全市夏粮已经取得丰收,目前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后期如不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次获得好的收成。粮食生产主要呈现两方面特点:

  一是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据了解,夏粮播种面积423.0万亩,比上年增加1.8万亩,增长0.4%;秋粮中的玉米种植面积预计达393.1万亩,比上年增加35.5万亩,增长幅度达9.9%,玉米面积增加是今年全市秋粮增产的最主要因素。面积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近年来,随着粮食作物的市场价格的持续向好(比如玉米价格持续稳定在2.8元/公斤以上),广大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全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黄河滩区高标准粮食种植示范田项目,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总体得到了提升。

  二是气候条件总体适宜。今年夏秋粮生产期间,降水偏多,没有遭遇大的自然灾害,总体气候条件有利于粮食生产。上半年,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达到了历年最高值278.2mm,比历史平均的121.9mm高出一倍还多,三季度,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25.3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63.4mm;5月份以来的平均气温24.7℃,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2℃。降水充足、温度适宜,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

  (二)畜禽生产增势明显,肉蛋奶供应充足

  全市持续加大畜禽产业扶持力度,落实生猪稳产保供责任,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增效行动,加快肉牛和奶业大县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场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前三季度畜禽生产增势良好,肉蛋奶产量稳步增加。分畜种看,全市生猪存、出栏分别达163.5万头、168.7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7.9%;牛、羊出栏量分别为2.6万头、34.7万只,分别增长8.6%、7.7%;家禽出栏2730.0万只,增长13.8%。猪牛羊禽四肉产量18.4万吨,增长8.9%;禽蛋产量25.5万吨,增长9.4%;牛奶产量2.9万吨,增长9.0%。 

  (三)蔬菜面积产量增势明显,质量和品质实现双提升

  运城市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产业特色突出、建设水平领先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当前,全市共新建日光温室3617亩(棚内面积),钢架大棚7320亩,改造日光温室1027亩(棚内面积)。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万亩,增长2.9%;产量168.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7万吨,增长5.4%。其中,面积增长较快的品种为叶菜类和水生菜类,面积为11.4万亩和6.3万亩,分别增长11.6%和15.3%。产量增长较快的品种仍为叶菜类和水生菜类,产量为29.0万吨和6.0万吨,分别增长37.6%和15.6%。

  (四)水果产量增长较快,特色果业成效显现

  近年来,运城市持续打造连片现代果业示范园区,带动果业特色化、标准化和果文旅融合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园林水果面积累计168.0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增长0.9%;产量404.8万吨,比上年增加18.7万吨,增长4.8%。其中梨的产量增长最快,产量达78.3万吨,增长21.8%;其次为其他园林水果,如山楂、柿子等,产量合计28.4万吨,增长16.9%。园林水果产量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推陈出新,提质增效。通过“即拔即栽”的老果园改造,采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品种更换为优质果品,实现“一年栽树成形,两年结果千斤,三年开始丰产”,同时不断推广桃、樱桃等新品种种植,果品品质进一步提高;二是气温较高,雨水充足,单产提高。前三季度以来,全市整体气候条件较好,没有异常天气出现,水果生长后期气温较高,加之雨水充足,水果商品率(75%)比上年(65%)提高10%,单产增长较快。

  (五)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量大幅提升

  运城市特有的地形、土壤、气候、环境孕育了道地晋药,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良好。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通过全力推介地域鲜明、品质上乘、药效显著、业界公认的中药材,极大促进了中草药快速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累计播种面积64.3万亩,增长3.8%。二是选育良种,保障品质。通过选择种苗基原纯正、遗传形状稳定、农艺性状优良的中药材,加快健全中药材良种育繁体系,确保选育出优良品种,保障药材品质,主要种植品种有连翘、柴胡、黄芩、艾蒿、菊花、牡丹、半夏等。三是科技助力,保证成色。通过推广规范种养、品质控制、采收仓储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及减施增效技术,让科技为中草药发展保驾护航。前三季度,全市中药材累计产量14.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万吨,增长10.1%。  

  药材面积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部分药材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价格的大幅增长致使农户种植药材的积极性提高,普遍改种药材来提高收益。

  三、主要农牧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前三季度,全市主要农牧产品价格涨势较好,主要表现在粮食作物价格居高不下、经济作物价格普遍上涨、生猪价格逐步回暖、其他畜禽价格基本稳定。

  (一)粮食作物价格呈上涨态势

  前三季度,全市粮食作物如玉米价格继续呈上涨态势,玉米均价2.8元/公斤,增长0.4%。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原因主要有:一是受国际形势影响,国际粮价上涨,影响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价格;二是受汽柴油和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种植成本有所增加,助推玉米价格上涨。

  (二)经济作物价格普遍上涨

  一是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前三季度,全市主要品种蔬菜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同期,其中,西红柿均价3.0元/公斤,增长20.0%;辣椒均价4.0元/公斤,增长11.1%;黄瓜均价2.4元/公斤,增长20.0%;其他品种如叶菜类价格也普遍高于上年同期10%左右。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地区受高温强光照天气影响,露地蔬菜有所减产,蔬菜特别是叶菜上市量减少,市场供应不足;二是高温天气蔬菜不易储存,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运输成本增加。

  二是水果价格持续上涨。三季度水果主要有早熟苹果、梨、葡萄、冬枣等,其中,早熟苹果均价2.0元/公斤,增长25.0%左右;梨均价3.0元/公斤,增长22.4%;冬枣均价10元/公斤,增长5.0%左右;葡萄均价12.0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随着水果的种植成本、运输成本、人工费用等大幅上涨,助推水果价格持续走高。

  (三)生猪出栏价格逐步回升,其他畜禽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生猪出栏价格逐步回升。据调查,一季度生猪均价在15.3元/公斤,增长26.1%;二季度平均价格14.6元/公斤,下降8.7%;三季度平均价格15.8元/公斤,增长5.5%。目前,能繁母猪存栏增长低于预期,前期市场剧烈波动也让养殖端补栏较为谨慎,随着开学季和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到来,猪肉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预计近期猪肉价格或小幅震荡向上。

  二是肉牛、肉羊出栏价格稳中略降。三季度肉牛出栏均价为33.3元/公斤,下降4.5%。肉羊出栏均价为27.6元/公斤,下降1.5%。预计随着天气的转凉,牛羊肉需求增大,价格可能会略微回升。

  三是禽肉价格、禽蛋价格小幅上涨。三季度活鸡出栏均价为10.4元/公斤,增长9.8%,鸡蛋价格在11.6元/公斤左右,增长5.5%。临近中秋节,食品加工厂为了生产月饼等食品,增加了鸡蛋采购量,鸡蛋的季节性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同时学生开学,学校食堂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总的看,鸡蛋供需格局偏紧以及鸡蛋生产成本上升,推动蛋价在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

  四、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仍需关注

  (一)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种粮意愿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走高,虽然政府每年财政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但各类种粮补贴上浮力度远不及农资成本上涨幅度,加之今年粮食价格不稳定,比如小麦价格偏低,导致种粮盈利空间逐步收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调研得知,与2022年相比,2023年种粮成本平均亩增100元左右,土地承包租金平均亩增120元左右,2023年小麦平均价格为2.4元/公斤,较2022年3元/公斤有较大滑落,全年平均种粮收益在每亩地800元-1200元左右,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对农民种粮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二)土地连片流转较难,规模运营遇到瓶颈

  近年来,土地流转规模化需求与交易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一些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需要大块土地搞规模经营,而供流转的大部分土地相对零散,土地流转规模较小,集约化程度不高,进行规模经营、实施机械化作业的效果难以凸显,制约了农机使用和现代化科技推广。以永济市虞乡镇土乐村某种粮大户为例,该户承包的130亩地分散在7个地块,铺设喷灌滴灌管道的成本较高,目前该户浇地仍采用漫灌方式,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程度较低。

  (三)生猪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养殖户养殖风险较大

  当前生猪价格低位徘徊,部分中小型养殖户经营管理水平有限,难以准确预测后期价格走势,更多凭借自身养殖经验适时调整生产规模和养殖计划,因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现代养殖业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养殖场户若没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五、推动农业稳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一要加大财政倾斜力度。除发放种粮补贴、粮食直补、地力保护补贴外,还可以扩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范围,按程序将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新机具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要支持农业托管服务。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应充分利用财政补贴、贴息、以奖代补等激励性政策,对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努力提升农业托管服务水平。

  (二)完善土地平台建设,规范土地流转市场

  一要搭建平台。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着力培育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土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二要加强引导。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顺应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的趋势,引导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推进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三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建立流转合同指导、签证、仲裁制度,加强对流转合同的审查、监督,有效防范化解矛盾风险。

  (三)强化畜禽市场预测,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

  加强主要畜禽调运、屠宰、价格等监测预警,密切关注供需市场动态,引导养殖户顺势出栏,避免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市场行为。加强饲料配比研究,指导中小型养殖户根据猪牛羊禽发育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做到精准投喂,提高畜禽养殖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