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增长 提质升级仍需多点发力——前三季度运城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07 10:54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抓消费恢复关键期,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全市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继续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一、消费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总体看,全市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恢复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9.1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年同期(1.2%)加快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4.2%)回落2.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2.1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为37.3%,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半年(下降2.6%)收窄0.6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下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7.0亿元,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为62.7%,同比增长7.9%,比上半年(12.0%)回落4.1个百分点。 

  (二)从城乡市场和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较快增长

  从城乡市场看,城镇恢复快于乡村。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67.8亿元,同比增长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1.3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快于乡村1.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99.4亿元,同比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下降1.9%)收窄0.6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7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比上半年(下降11.3%)扩大0.5个百分点。

  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商品零售实现512.2亿元,同比增长1.1%,比上半年回落(3.9%)2.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56.9亿元,同比增长12.5%,比上半年(7.5%)加快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实现203.6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下降3.1%)收窄0.8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实现8.5亿元,同比增长8.3%,比上半年(14.3%)回落6个百分点。

  (三)从商品类别看,多类别商品消费亮点纷呈

  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增长“稳”。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肉禽蛋类、粮油类、水产品类和蔬菜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5.0%、14.0%、8.6%和6.5%。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比1-8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以上2类合计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7.8%,上拉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9个百分点。

  二是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活力“足”。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零售和餐饮业态占比逐步下降,教育培训等新兴消费占比逐步上升,在全市新兴业态得到丰富的同时,互联网购物消费表现活力十足。1-9月,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1-6月增加4.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1-6月的6.8%提高到7.2%。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订房收入和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订餐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7%和28.1%。

  三是绿色智能类商品消费需求“旺”。随着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及促消费提质升级政策显效,绿色智能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智能手机类、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家用电器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8.4%、31.3%和6.6%。以上3类商品合计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8.3%,上拉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8个百分点。

  四是出行类商品拉动消费作用“强”。随着居民旅游热情高涨,加之中秋、国庆假期延长,极大地促进出行类产品的消费,汽车、石油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在全市消费市场中持续发挥稳大盘作用。1-9月,全市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2%和7.9%,分别快于全市平均水平7.2和9.9个百分点,分别上拉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0.8个和2.4个百分点。

  (四)从行业看,以接触型为主的住餐业恢复明显

  随着居民旅游消费不断释放,以及上年同期住宿和餐饮业受疫情冲击严重,同期基数相对较低,住宿和餐饮业消费仍然延续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住宿业营业额实现7.6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上年同期水平(3.6%)8.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实现49.6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上年同期水平11.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上年同期水平(4.1%)10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实现7.3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上年同期水平4.2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前三季度,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全市消费市场仍然存在四行业中批发业复苏缓慢、多类别商品消费下降较多、实体店铺经营承压明显、超百家单位有退库风险等问题。

  (一)四行业中批发业复苏缓慢

  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个行业恢复情况看,仅批发业销售额呈现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7%,分别比零售业销售额(5.9%)、住宿业营业额(11.8%)和餐饮业营业额(15.6%)低8.6个、14.5个和18.6个百分点。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下降5.2%。据了解,增速下降主要受煤炭、石油和化工材料三类商品影响,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行业中煤炭及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和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3.9%、27.3%和21.2%,共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9个百分点。

  (二)多类别商品消费下降较多

  在统监测的22个商品类别中,5类增长,17类下降,下拉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服装类、五金电料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服装鞋帽类、五金电料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0.9%、47.8%和42.3%,分别下拉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9个、0.8个和0.6个百分点。此外,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等部分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也呈现负增长。据了解,主要受促消费政策短期集中发力促使居民消费潜力提前释放,疫情后消费者实体购物虽然不受限,但是居民购物习惯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多于线下购物。

  (三)实体店铺经营承压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同比下降3.8%,其中超市、百货店和购物中心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3%、36.5%和9.8%。据了解,实体店铺经营承受压力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消费的影响,居民的购物习惯已经改变,挤压实体店铺销售量。二是实体店商场租金费用、物流费用、人工成本不同程度上涨,致使成本压力加剧,挤压销售利润空间。三是在疫情期间各大超市都承担着保供任务,市场秩序恢复后,部分消费又重新回流到限下市场,导致限额以上实体店铺销售呈现负增长态势。

  (四)超百家单位存在退库风险

  通过对全市在库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经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全市贸易单位中有超百家单位存在退库风险。前三季度,全市在库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中,存在退库风险的单位有139家,占全市限额以上在库单位的比重为11.9%。分行业看,批发业58家,零售业54家,住宿和餐饮业27家。分风险高低看,存在退库高风险的单位有94家,占风险单位的比重为67.6%。分县区看,盐湖区、闻喜县、运城开发区、永济市四个县区存在的退库风险单位较多,需重点关注。

  三、促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的建议

  下阶段,全市上下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从精准施策、入库纳统和新型消费三点发力,落实落细各项促消费政策,不断促进全市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

  (一)从“精准施策”点发力,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一是聚焦升级类消费、绿色消费、智能产品消费等新消费领域精准施策,拓展消费场景,提升优质产品品质,挖掘更多消费潜力。二是聚焦汽车、石油、家电、家居、文旅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促进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三是聚焦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精准施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让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四是聚焦退库风险企业精准施策,重点扶持,引导退库风险较高的单位加大促销政策,减少退库风险。

  (二)从“入库纳统”点发力,全力做大市场增量

  在全市消费品市场复苏过程中,新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增长和拉动优势明显。目前,年度入库工作正在申报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商务、税务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合力,持续做好(预)入库单位审核和核查指导工作,对发现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企业,特别是服装鞋帽类、金银珠宝类、家居类专业品牌店以及商业综合体内部达限商户的入库纳统,不断优化类值结构,及时做好入统指导,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入库纳统,为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增添新生力量。

  (三)从“新型消费”点发力,不断拓展消费场景

  一是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面临的“买多卖少”消费外流现象严重,本地区要积极育和发展本地电商主体,增加以线上消费为主的限上批零企业,同时推动实体零售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多种消费新方式努力活跃网上消费市场。二是鼓励促进实体店铺丰富消费业态,结合各自品牌特色通过VR技术打造全新的时尚购物体验,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让消费者能够通过虚拟化的购物模式观看试穿效果,获得更加时尚的购物体验,以此减少消费外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