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农业农村局专栏>通知公告
运城市“十四五”现代渔业 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10-11 16:52

 

 

 

运城市“十四五”现代渔业

产业发展规划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2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1

一、运城渔业发展基本情况 1

二、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

三、“十四五”运城渔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战略定位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总体思路 11

三、基本原则 12

四、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13

五、发展目标 14

第三章 加强现代渔业生产体系 17

一、严格保护黄河滩涂 17

二、做强做精水产养殖 20

三、大力发展智慧渔业 26

四、强化升级装备设施 28

第四章 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30

一、做优做实流通加工 30

 

二、构造数字化产业链 33

三、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35

四、实施渔业品牌战略 38

第五章 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机制 42

一、培育现代渔业经营体系 42

二、强化渔业人才队伍建设 43

三、完善渔业科技创新机制 45

四、健全财政金融支撑体系 46

五、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4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51

一、完善组织保障 51

二、落实政策保障 51

三、做好服务协调 52

四、加强项目管理 53

五、保证规划衔接 5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推进“特”“优”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运城市“十四五”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进一步优化现代渔业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独树一帜的现代渔业新标杆,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机遇与挑战

 

一、运城渔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优越。运城市渔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一是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国土面积1.4万km2,境内拥有黄河、汾河、涑水河、伍姓湖、硝池等水域资源,且滩涂资源丰富。二是光温资源相对充足。运城地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2350h,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3.50℃,最高气温42.80℃,最低气温零下24.60℃,适合鱼类年平均生长期在7个月以上,有利于发展渔业。三是淡水鱼品种较多。山西省拥有北方地区较为丰富的鱼类种质资源,多集中于运城市,黄河流域内万荣县西滩、芮城县风陵渡、芮城县圣天湖、平陆县车村等地是黄河土著鱼类优良的索饵场、越冬场、产卵场。

(二)区位优势明显。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水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运城市位于华北向西北过渡地带,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区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渔业发展的区域性优势十分突出,所产水产品除满足省内需求外,还可以外销到省内其他地区以及其他西北省份。

(三)发展基础稳固。运城市渔业发展起步早、底子厚,在1958年就已经建成永济市水产良种站,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永济、芮城两县就已经被列为国家商品鱼基地。多年来,运城市渔业发展在山西省始终保持绝对领先。2020年,运城市淡水鱼养殖面积达到3.47万亩,产量达到2.24万吨,占全省的46.7%。辖区内的永济市,是山西省内最主要的商品鱼集中产区, “七五”期间被评为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建成的永济市水产良种站拥有鲤鱼亲本405组,后备亲本1000组,年产各类鱼种5万公斤,各类成鱼20000公斤,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山西省省级水产良种场。山西水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还在运城市建成永济鱼种场(永济试验基地),建立起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水、电、路、渠、机械”全配套,已获得无公害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并被确定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山西省省级水产良种场。

此外,运城市与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广东珠江水产研究所、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山西省鱼病防治中心、运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单位保持着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带动发展了疫苗免疫注射、捕捞、销售和渔需物资供应等社会化服务队伍,探索出了“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等生态发展模式,渔业发展的技术基础扎实。

(四)特色文化优势突出。运城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丰厚,而且水资源丰富,渔猎历史悠久,流传有许多与水文化、渡口和渔猎有关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比如,大禹渡是黄河两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流传有诸多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风陵渡既承载着从黄帝时代以来的古老传说,又被现代文学赋予侠骨柔情;一些古老的渔村能挖掘出大量独特的传统渔猎文化;永济鹳雀楼流传久远,且家喻户晓;黄河风景游览区将黄河根祖文化、历史渔猎文化、现代水利文化融为一体。这些文化有的已经进行了初步开发,有的还尚待挖掘,开发空间十分广阔。

二、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渔业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支撑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仍需提高。虽然大多数养殖户的渔业机械设施比较齐全,但渔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自动化水质监测及互联网远程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较少,智能化鱼塘的占比还有待提高。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空间有待挖掘。运城市渔业在西北地区的地位突出、优势明显,具备承接淡水养殖科研攻关的优势,但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虽然承担了循环水生态养殖、鱼菜共生养殖等科研项目,但大多停留在试验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尚未在运城设渔业综合试验站点。三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够,当地水产养殖企业或个人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对国内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认知度和接受度不足,产学研用推的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渔业产业规模小而散。自古以来,在黄河、汾河、涑水河、伍姓湖、硝池等河湖周边就有渔业生产活动,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等因素制约,运城市渔业整体上分布零散,局部相对集中,渔业生产的规模较小。全市现有渔业养殖户400余户,其中永济市占60%以上,芮城10%左右,万荣10%左右;永济、万荣、芮城、垣曲、盐湖五县(市、区)的养殖水面之和占全市养殖水面的95%以上,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96 %以上。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运城市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仍处于较为松散的初级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市内有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的产品和企业数量有限,也没有形成产业联盟。近些年,运城市沿黄滩涂地带陆续发展了数万亩的莲池和稻田,这些区域是发展稻鱼、稻虾、稻蟹或莲鱼混养绿色生态养殖的良好场所,但目前为止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三)渔业品种结构相对单一。运城市的水产养殖品种虽然不少,但目前主要还是以鲤、草、鲢为主,上述三个品种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其他大部分品种还处于小规模的试养阶段。尽管近年来引进了一部分鲈鱼,用以部分替代部分鲤鱼和草鱼,但整体上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距离成为支柱性渔业品种还存在一定距离。品种结构单一容易导致商品鱼集中上市,产生区域性、季节性产品过剩,严重影响销售利润。

(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目前,运城市渔业产业以鲜活水产品养殖生产为主,产值占比超过90%,水产品加工业几乎没有,缺少塘头冷库。尽管运城市渔文化历史悠久,但挖掘利用不足,渔业与旅游业结合度较低,渔家乐、渔业观光游等新型业态发展不足,数量偏少、档次不够、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消费者对于观光、休闲、体验的多元消费需求。“渔企合作”“渔超对接”“渔旅结合”的路径还不够畅通,水产产业链、价值链较短,养殖水产品附加值不高,尚未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格局,一些地区优质水产品在消费市场上的知名度还有待提高。

三、“十四五”运城渔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新格局,中国经济迈向新时代,山西经济面临新转型,运城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

(一)发展机遇

一是时代进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深化国内、国际市场开放合作,将带来国际产业链重构、国内产业链整合、区域经济重新布局的发展新机遇。西部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山西中欧班列也已开通,这有利于运城充分利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的优势,主动参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与国内外交流的加深将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有助于加快导入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才、科技、产业、资金等高端资源,借势高质量发展。

二是改革机遇期带来政策红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时期,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运城渔业发展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所有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农”发展的不充分,未来必将在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在渔业方面,各级政府为促进渔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先后出台专门的针对性文件,发布支持渔业发展新政策。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运城市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加强渔业生产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等发展方向。山西省出台《山西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对山西省渔业养殖空间进行“三区”划分,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为运城市主动合理调整水产养殖生产力布局,有效合理利用养殖空间,有效保护养殖生态环境,实现渔业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运城市委也提出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战略和新目标,这必然会推动当地渔业发展不断找到新动能,走出新路径。

三是技术进步新业态的发展赋予追赶超越机会。随着国内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近年来渔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渔业科技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培育新品种61个,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一大批渔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推广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原始驱动力。如今,国家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安排,“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和引领,未来渔业科技还将围绕水产种业、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业装备和信息化等方向继续加速创新,只要能够把准趋势、踏准节奏,利用好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运城渔业就有机会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与此同时,国内外新业态革命正在兴起,以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创新空前繁荣,为运城这样的内陆地区城市加快渔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创新,实现赶超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是食用消费升级带来新的市场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能力大幅提高,消费升级进程逐步加快,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2020年全国水产品消费量达到6732万吨。从中长期来看,与其他品类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水产品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随着居民消费理念转变及收入水平提高,水产品作为优质动物蛋白的来源将更受欢迎,水产品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运城作为西北地区渔业大市,发展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五是经济发展转型催生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食用消费结构的调整,还有人们生活习惯的升级。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运城历史悠久、水资源丰富、渔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旅游开发潜力。随着社会发展,运城市一二三产业融合业态将不断丰富,以休闲渔业和特色渔业为主的新型现代渔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深远,全球经济衰退趋势明显,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运城市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渔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黄河流域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每个省(区)拥都有黄河概念水产品,2019年整个山西省淡水鱼产量只有4.6万吨,不及河南省的二十分之一,不及山东省的二十五分之一。黄河流域很多城市的渔业养殖企业数量、生产量多于运城,品牌知名度高于运城,菏泽还成功申请了“郓城黄河鲤鱼”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如何在竞争多元的市场中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强化龙门鲤、河东鲈、黄河大闸蟹等品牌影响力,也是运城市渔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运城市渔民的信息意识不高,运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缺乏信息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此外,在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兼顾渔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何建立起各方平衡的利益关系,完善资金筹措、制度设计和运作也将面临较大压力。

总的来看,运城市渔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前夕,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种关键性历史节点,能否增强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系统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准确思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谋新局,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关系到运城渔业未来发展命运。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战略定位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国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主要目的,加快建设现代渔业经济体系,确保“十四五”时期运城渔业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二、总体思路

按照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水生动物种质资源保护、黄河滩涂特色优势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增殖、水产品流通加工、休闲渔业等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运城现代渔业发展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力争用五年时间,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将运城渔业打造成为特色优势突出、创新驱动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渔业新标杆。

三、基本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正确处理好渔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渔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现代渔业绿色生产体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运城经济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加快完善市场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渔业经济区域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与优化配置;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探索纾困惠企管理服务模式,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分工协作,资源共享

坚持科学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分步推进,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统一布局、分工协作、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集群集聚。充分发挥各区县渔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错位发展,以产业链为切入点,推动形成更为科学合理、联系更为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实现各区县渔业产业结构共同转型升级、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协调发展。

(四)立足需求,务实创新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前列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用管用为前提,以解决实际需求和关键问题为建设重点,边建设边应用,以建设促应用,以用强功能。

(五)抓纲带目,重点突破

抓住制约渔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管理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挥一举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实现全局工作的整体跃升。

四、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发展趋势、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等多方因素,未来运城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科技驱动、质量至上、品牌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方针,优化养殖结构、提升渔业科技含量、扩大水产品市场影响,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运城渔业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形成内陆水产品产业发展的“运城模式”。 通过市场建设和科技联合攻关,将运城建设成为辐射西北地区的水产品集散地,建成水产品科技创新高地,成为黄河沿岸渔业发展的经典样板,为西北地区发展淡水渔业树立新的标杆。

根据运城市渔业发展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不同,按照统筹全局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加强薄弱环节,促进产业融合,提高竞争优势的原则,优化山西省运城市渔业发展总体空间格局,构建协同发展、融合一体的“一核、一带、多点”区域格局,形成核心引领、区带支撑的空间开发格局,提升运城市渔业发展能级。核心区集中在永济市的韩阳、蒲州、栲栳、张营四镇,定位为运城市渔业种苗繁育基地、现代渔业生产基地、现代渔业科技研发与示范推广基地、现代渔业人才培育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示范区。一带为沿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延黄河地带,布局滩涂特色养殖,发展黄河文化旅游,形成融合互促、协调推进的水产养殖和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带。充分利用市内汾河、涑水河、伍姓湖、硝池等水域资源,选取优势特色地区,点状布局水产养殖区、加工区和渔业文化旅游景点。

五、发展目标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结合运城市渔业发展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力争通过两个阶段的发展,在规划期末实现产业强、文化兴、生态美、组织强、渔民富的新局面。具体目标如下:

(一)2022年近期目标

到2022年,运城市渔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促进现代渔业健康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现代渔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明显优化,一产稳步发展,二产、三产较快增长,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7500万元,省级以上渔业品牌数量1-2个;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85%;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生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优质水产品供给量稳步提升,优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基本形成,水产养殖主产区推行尾水治理排放。初步形成质量型、效益型和生态型的渔业产业格局。

(二)2025年发展目标

到2025年,运城市渔业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渔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水产养殖布局更趋科学合理,水产品供给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养殖生产制度和监管体系健全,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渔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渔业良种化、设施化、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现代渔业五大产业协调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渔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养殖尾水全面达标排放;渔民生活富裕水平明显提升,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实现;运城市渔业发展达到区域领先水平,成为贯通南北辐射西北的渔业发展强市。

 “十四五”运城市渔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2年

2035年

属性

渔业产值(万元)

30286

37500

56000

预期性

渔业增加值(万元)

16768

20600

30800

预期性

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

14.9

15

20

预期性

渔民人均纯收入(元/年)

 

 

 

预期性

水产品产量(万吨)

2.18

2.40

3.50

预期性

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

100%

100%

97%以上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63%

65%

60%

预期性

推广新品种数(个)

1

1-2

1-3

预期性

莲渔生态渔业基地面积(亩)

 

2000

10000

预期性

良种覆盖率(%)

80%

85%

90%

预期性

水产加工企业数量(个)

 

1

2

预期性

省级以上渔业品牌数量(个)

 

1-2

2-3

预期性

 

 

第三章  加强现代渔业生产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筑牢生态基石,坚持养殖空间高品位拓展,智慧渔业全要素联动,努力将运城打造为全省、全国渔业现代化先行市。

一、严格保护黄河滩涂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在科学谋划中健全体制机制,在统筹兼顾中提升综合效益,推动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的要求,运城将把水土保持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在“保”上下决心,在“水”上严约束,在“增”上把方向,在“投”上做文章,统筹渔业发展与滩涂保护,确保水域生态安全和水域滩涂可持续利用。

(一)坚持在“保”上下决心。加快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稳定水产健康养殖面积,保障养殖生产空间。按照《运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年) 》的要求和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功能区划的范围,完善水产养殖许可制度,加强水域滩涂养殖登记发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养殖水域滩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水功能区划。根据全市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分析,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切实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依法保护使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的权利,严格限制养殖水域滩涂占用,严禁擅自改变用途。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对因公共利益需要退出的水产养殖,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继续实施严格的禁渔期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

(二)坚持在“水”上严约束。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统筹节水、用水、管水,正确处理渔业发展与水域资源整合、水系格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水域生态安全和水域滩涂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广节水健康养殖新模式,突出提高养殖水体自身及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鼓励在湖泊水库适量投放不投饵的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和土著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实现以渔抑藻、以渔控草、以渔净水,重构水生生态系统,美化水系环境。

 

重点工程1: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工程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切实加强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继续坚持和完善禁渔制度。加强重要渔业生境修复与重建,恢复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其生存环境。加强对圣天湖鲶鱼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生物种保护。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增殖放流重要渔业资源品种的苗种数量达到350万尾以上。加强外来物种监管,建设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保护体系。建设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强化对水域生态的监测预警。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对渔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补偿制度,健全水域污染查处制度。推广生态养殖,发展节水渔业,恢复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三)坚持在“增”上把方向。积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与渔业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保护行动,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保障渔业生态安全。开展增殖水域生态容量及本底调查研究,严格论证、合理确定增殖放流水域、品种和规模。完善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和绩效评价机制,科学评估增殖效果,体现放流的科学性和生态性。

(四)坚持在“投”上做文章。严格落实饲料生产许可制度和兽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支持绿色安全的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的研发和推广,强化生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的行为。将水环境改良剂等制品依法纳入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强化对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用药和违法使用其他投入品等行为。开展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相关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设立有奖举报电话,重点查处故意以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微生态制剂”等名义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兽药,逃避兽药监管的违法行为。对发现养殖者使用白名单以外投入品养殖食用水产养殖动物的,依法查处、追责。

二、做强做精水产养殖

以生态友好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驱动为牵引,以经济高效为目标,科学规划利用水域、滩涂,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推广生态、安全、高效、节约型的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发展池塘多元化健康养殖、循环水等节能增效养殖以及稻田生态养殖等新模式,促进运城渔业调优、调高、调精,实现渔业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

(一)调整养殖生产布局。以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容量为基础,依托水产养殖功能区划,合理规划养殖布局,调减养殖规模超过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区域的养殖总量。对沿黄、沿汾地区老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对标准化池塘进一步景观化改造、生态化利用,打造沿黄特色水产品产业园区和集中发展区。科学合理开发宜渔滩涂,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和工程化、工厂化等循环水生态养殖,拓展养殖空间。支持渔业综合种养模式应用和示范,促进“一水多用、一田多收、渔粮共赢”。充分利用沿黄滩涂地带莲池、稻田资源,在万荣、临猗、芮城、永济等水源良好、土壤肥沃、相对集中连片的水稻产区建设4.5万亩稻渔生态渔业基地,推进长久性田间工程改造,创新养殖技术,优化品种搭配混养,大力推广稻鱼、稻虾、稻蟹、莲鱼综合种养,建立稻(莲)渔示范基地,提高稻(莲)田综合效益,实现以渔促稻(莲)、稳(蔬)粮促渔、提质增效。对进入稻渔生态渔业基地的,给予一定比例的扶持补助。加强盐碱水域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对不同水型盐碱水域进行改良,开展对虾等盐碱水养殖。

重点工程2: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工程

坚持“集聚、集约、集成”,全面优化渔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常规品种养殖转型升级和特色品种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渔业生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打造一批模式先进、设施完善、景观美化的现代渔业园区、美丽渔场、健康养殖示范户。

创建3—5个省级或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立足标准化鱼塘特色健康养殖、沿黄特色水产品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技术领先、产业化水平高的现代渔业园区,走规模化养殖、智能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对列入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主体,通过奖补形式帮助其完善道路、水渠、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绿化、管理用房等景观水平,并重点支持其应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物联网+”智慧渔业模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池塘节能底增氧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模式,增强精准化、设施化、智能化生产水平。

(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加快形成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生产格局。调整养殖品种结构,调减结构性过剩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按照“一个品种一个产业”的思路,立足运城特色,适度减少“四大家鱼”等大宗水产品养殖,适度增加南美白对虾、鲈鱼等特色优势品种养殖,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和抗市场风险能力。通过对永济、芮城现有的渔业生产区改造配套,建设1万亩集中连片常规品种养殖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虾、蟹、黄河甲鱼为主的名特优品种养殖,促进渔业生产提档升级,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强化新技术推广、品种结构优化等措施,力争形成以虾蟹甲鱼为主、大鲵等名贵特色品种为辅的特种养殖格局。

重点工程3:水产种业创新工程

推进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完善以原种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主体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种业强市计划,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企业,构建育繁推一体化水产种业体系。

一是加快水产良种生产体系建设。对苗种培育基础设施和技术进行改造与提升,加强水产原良种场、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提高全市良种覆盖率。鼓励永济市兴茂养鱼专业合作社、临猗县黄河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省级水产良种场积极驯养培育主养经济鱼类原良种亲本,繁育原良种种苗,服务渔业生产及生态修复。加强市辖区内圣天湖鲶鱼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黄河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管理,保护好水产种质资源。鼓励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申报,对新认定的良种场,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

二是支持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建设大宗品种和优势品种的遗传育种中心,提高主导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着力培育种苗企业,积极招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水产种业企业在运城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基地。围绕运城主导养殖种类,鼓励企业开展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研发一批创新性、标志性成果。通过区域性新品种推广验证、本土培育、优势利用、差异生产等方式,示范推广一批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和高附加值养殖品种。实施新品种产业化繁育推广项目,支持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引进淡水虾类、名优鱼类新品种,对列入项目计划的实施主体,按苗种费的比例给予补助。

三是建立健全水产苗种检疫机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管理,严肃查处无证生产,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水产苗种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扩大苗种药物残留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强化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建立和完善种质检测中心和水产种质基因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工程实施后,使运城水产养殖品种的遗传改良率和良种覆盖率每年分别提高1.0%和2.0%,力争到2025年,年繁育苗种达到1.5亿尾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大幅提高运城水产优良苗种的供给能力,提升水产良种提纯复壮、优良新品种引进和示范、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三)大力发展绿色养殖。推广节水减排、集约高效、种养结合、立体生态的健康养殖模式,改变盲目提高单产的养殖方式,促进渔业发展由产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物质投入型向科技提升型转变。实施高效生态养殖池塘改造。优先对相对连片集中的池塘进行高标准化改造,突出提高池塘水体自身及排放水的净化能力,积极推广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池塘工厂化节水养殖技术、池塘水体综合调控技术、池塘排放水净化技术等节水生态养殖新技术,提升水产养殖精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水产健康养殖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压减低效、高污染产能,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作用,加强新型渔民生态健康养殖技能培训,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构建适应生态渔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安全的微生态制剂,推广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

(四)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节水健康养殖新模式,引导和鼓励养殖节水减排改造,逐步淘汰废水超标排放的养殖方式。严格执行国家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依法开展水产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养殖尾水监测,规范设置养殖尾水入河排放口,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循环水和进排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沟渠、生态塘、潜流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示范推广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流水槽+”尾水处理、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等典型治理技术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社会力量合作,规范养殖尾水治理,集成完善尾水治理技术,形成规模场单独治理、连片养殖集中式治理等多种形式,总结3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尾水设施按照要求运行后,实现悬浮物、总氮、总磷、COD等含量大幅下降。争创国家级、省级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场,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5个以上,在推广基地率先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辐射带动全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推动养殖水域环境持续改善。

重点工程4:养殖尾水治理工程

压实尾水治理工作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有效消除尾水治理应治漏治现象,有效防范尾水直排现象,建立养殖尾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

全面排查治理范围。开展治理情况大排查,摸清尚未开展治理的底数。按照“一场一策”、“一片一策”原则,采取规模养殖场自治和散户连片集中治理等形式,对连片50亩以上还未治理的区域,加快治理进度,严禁养而不治。对受限于区域位置、面积过小等因素无法治理的,进行退养或原位治理,计划采取原位治理的,明确处理技术及排放要求。

全面巡查养殖区域。加强对养殖主体的宣传教育,不定期开展巡查,排摸直排易发区位、易发时段,重点监管养殖尾水直排现象,坚决遏制直排行为。

全面检查治理设施。严格对照尾水治理设施工艺要求和建设标准,重点检查已建成的尾水治理区域面积是否达标、治理流程是否完善,对不符合要求的治理场点,开展提升建设,确保治理设施有效运行。

全面督查运维情况。督查是否存在“建而不用”“建而不管”的现象,是否落实工作人员专人管理,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运维经费是否落实等。

建设养殖尾水治理智慧监管平台。以规模场自治、连片养殖集中治等形式,建设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运城渔业养殖尾水治理智慧监管平台,将主体信息、养殖信息、尾水处理设施运行、第三方水质检测数据纳入智慧化平台管理,形成网格化管理。加强对水产养殖集中区域和集中排放期的尾水监测与评估。

探索实行“塘长制”。构建“负责有干部、管护有人员、资金有来源、运行有规章、违规有处理”的尾水治理监管机制。通过明确巡查重点和任务要求,发放巡查记录本,设立公示牌和举报电话,有效提升尾水长效监管水平。同时,鼓励村级集体组织制订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的乡规民约,鼓励水面流转时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内容写入流转合同,形成合力共治的长效管理氛围。

强化长效管控。按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标准,以村集体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监管主体,确保尾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县区加强日常巡查,强化监督执法,保障尾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转,确保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三、大力发展智慧渔业

以渔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改造为切入点,推动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分析等技术集成应用,不断优化渔业资源配置,以数字化赋能渔业生产,提升渔业效能。

(一)实施渔业智能化养殖示范。引导应用和推广水产集约化智能养殖系统,实现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饵料精准投放、水产品质量追溯、疫病防控的智能化管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对水产养殖进行精细化生产管理。实施“机器换人”行动,打造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可追溯的现代渔业产业化、智能化养殖基地。同时积极申报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密切关注国家数字乡村相关规划及项目,力争创建国家级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

重点工程5:“机器换人”行动

加大扶持力度、集中要素培育,在全市选取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础好的渔业基地开展数字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普及基于水生动物生长周期的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精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提高绿色养殖水平。争创国家级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在示范基础上,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应用模式,扩大数字技术应用覆盖面。建设内容:(1)建设在线环境监测系统,配置养殖水体、大气环境等传感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大气和水体环境的实时监控;(2)升级水产养殖智能装备,配置自动增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循环水处理控制、网箱升降控制、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巡航等设施设备;(3)配置病害检测设备,构建水产养殖病害远程诊断系统;(4)建设智慧渔场管理系统,实现养殖投入品、产出品、生产记录、人员、成本等精准管理。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利用视频、溶氧、pH值在线监测,实时掌握鱼塘水质情况和鱼类生长状况,借助远程操作,实现养殖鱼塘的远程自动化管理。

(二)探索建立水产智能化健康养殖标准体系。通过规范技术规程、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支持水产智能化养殖示范项目的实施单位接入。通过平台积累现代渔业健康养殖过程的大数据,初步建立水产智能化健康养殖标准体系。

重点工程6:数字渔业园区

紧密围绕山西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依托物联网数字渔业服务平台、数字化渔业产业链平台,积极培育渔业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数字渔业园区。围绕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制定渔业数据标准体系,制定渔业数据采集标准、格式标准、管理标准,推动数据采集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不同主体间数据的有效对接,对牵头制(修)订标准的企业或单位给予不同等次奖励。

 

四、强化升级装备设施

以渔业生产装备的机械化升级、宜机化改造、绿色化改进为重点,用现代化渔业装备设施武装渔业,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渔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一)加快渔业生产装备机械化升级、宜机化改造、绿色化改进。重点以渔业发展补助资金支持建设现代渔业装备设施,围绕育种育苗、防疫处置、起捕采收、尾水处理等薄弱环节,开展养殖池塘和渔业资源养护等方面的装备升级改造。加快饲喂、增氧与清淤清扫、疫苗注射、起捕采收、分选分级、保质保鲜以及水质监控、水草管护、尾水处理等方面集成设施装备应用,支持在鲈鱼等重点品种上率先实现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重点围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综合种养、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全程机械化试点试验,加快技术推广应用。支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加快遴选推广绿色高效的水产养殖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安全性能差的老旧水产养殖机械,促进技术装备更新换代。

(二)加快提高绿色养殖重点环节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作业专业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清淤、收获、分级、废弃物处理、池塘改造等环节的社会化作业服务,发展订单式作业、生产托管、承包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融合发展。发挥规模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全程机械化+综合渔事服务”的要求,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户”的水产养殖生产经营模式,鼓励集中建设水产养殖尾水综合处理、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设施,促进清淤、收获、初加工等机械装备共享共用,构建全程机械化水产养殖生态小区。

 

第四章  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统筹推进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现代渔业五大产业体系格局,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目标。

一、做优做实流通加工

坚持市场导向、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的基本原则,延长渔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构建利益链,做优做实运城流通加工业,打造高值化渔业全产业链。按照“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合作社为纽带,营销大户和经纪人员为基础”的思路,通过项目支持、财政奖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手段,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大力发展塘头预制水产品加工。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加工生产规模化、加工质量标准化、加工产品系列化,逐步引导活鱼消费向便捷加工产品消费转变。通过订单销售、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提升水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广中央厨房产销模式。探索在永济、芮城、万荣建设水产品塘头加工示范区,建设塘头冷库,以鲈鱼等品种的预制半成品菜开发为主,开发多样化、优质化、方便化加工水产品,打造服务于山西、辐射西北的产地仓。

(二)积极招引水产加工企业落地运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投资水产品加工行业,招引水产品成品加工企业来运城发展,培育壮大水产品加工企业1-2个。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鼓励开发大宗和低值水产品增值加工技术及新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向加工领域延伸,扶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规模优势的水产品加工重点项目。重点培育育苗、养殖、加工、贸易、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增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对市外引进的重大渔业加工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给予政策支持。对列入渔业加工项目的实施主体,按设备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通过拓展产业链功能,将运城打造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全省水产品加工集聚发展的示范点。

(三)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以形成多渠道、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的水产品物流体系为目的,在主产区县新建或改扩建水产品批发市场或水产品物流中心,配置信息处理设备和通讯设备,建设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水产营销大户和企业。支持发展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提升从池塘到餐桌的全冷链物流体系利用效率。建设移动冷链仓,引入先进的模块化、精准化、自动化的智能装备,结合运城果品、运城蔬菜等其他产业与水产品销售形成错峰利用的格局。建设产地水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区域性水产品物流中心。鼓励水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发展智能化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建设冷藏设施、配送系统、信息网络、电脑结算系统、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设施,并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优化升级水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渔业管理信息化程度,为全面提高渔业宏观管理决策水平和综合服务管理提供支撑。

 

重点工程7:移动生鲜冷链仓项目

利用闲置土地建设移动生鲜冷链仓,依托移动冷链多功能、多温带、可移动、模块化组合的优势,根据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季节属性按需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运城水产品的原产地布局特点,从源头确保最先一公里的冷链切入。通过将供应链前置到产地,从源头上确保产品品质,缩短产地收储时间,对水产品进行溯源、预冷、分级拣选、初级加工、包装、存储一站式服务,最后通过冷链运输完成线上或线下销售。

(四)大力拓展营销服务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通过水产品流通环节,与水产品生产基地间建立稳定关系,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时反馈供需信息,引导和带动产地的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流通带动生产,生产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水产品流通格局。充分发挥渔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建设产、供、加、销一体化融合发展经营体系。强化运城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连接西北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完善水产品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强渔业“互联网+”,培育水产品新型流通平台,鼓励渔业企业组建专业电子商务运营团队和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对接。积极引导消费,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深入持久地向广大消费者进行水产品的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认知度,推动优质水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

(五)抓好渔业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水产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渔业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疫情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对冷库和冷链水产品监管。

二、构造数字化产业链

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渔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初步建立智能化的渔业生产管理、精细化的渔业环境监测、多元化的电子商务交易、智慧化的开发利用等产业链数字化框架体系。

(一)建立运城水产产业联盟。由政府主导,联合研发机构、社会化服务机构、运城水产养殖户及企业、种苗厂商、动保厂商、饲料厂商、环保设备厂商、情报咨询服务商、智能养殖厂商、物联网厂商等,联合建立运城市水产产业联盟,各主产区县设立联盟分支。依托联盟力量,建立运城水产产业数据库,实时动态监测主导养殖品种的市场价格、库存、交易、贸易情况。通过联盟内各主体间的行业信息交换、整合和共享,以及与外部信息平台的信息互通,在物流、支付、征信等方面,形成较好的垂直封闭系统和外部协同系统,推动实现资源交换、整合与共享。依托联盟内各主体的力量,打造上下配套、内外协同的社会服务网络,做到产前提供信息,产后统一收购、加工、贮运等,提高养殖户对市场的研判、应对能力。

(二)深入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构建数字化生态鱼仓。依托水产产业联盟力量,逐步建立涵盖渔业生产要素投入、加工、流通、产出、病害远程诊断、线上技术推广示范、养殖渔情统计监测、可追溯体系、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政务管理和公共渔业产品服务等多功能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全面整合信息采集、加工、整理、报送和分析使用各个环节,推动实现渔业管理信息化、一体化。

在生产端,重点打造物联网数字渔业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全天候智慧健康养殖服务。以水质监测为切入口,基于人工智能等算法,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为养殖户提供全天候水质在线监测、移动巡检、增氧联动调控、用电节电管理、大数据渔情分析、微观气象预警、病虫害预警防治等服务,提升商品鱼品质和产量,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将零散的养殖区域和流通区域紧密地连接起来,把零散小户变为“超级大户”,形成完善的数字化渔业服务网络,实现养殖散户的商品鱼库存数字化和品控全程化,为销售端提供安全追溯网络和品牌化基础。

在流通端,重点打造数字化渔业产业链平台,形成闭环商业模式。通过商品鱼的集中分拣、品质监测、物流运输,以及按批次溯源和订单化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订单处理能力,最终实现智能化运营管理和其他增值、定制服务。即在产业链上游,为养殖户订购优惠的鱼种、鱼药、鱼饲料;在产业链中游,为养殖户提供商品鱼包销、承销B2B等增值服务,帮助养殖户进行金融融资、贷款,为鱼药、鱼饲料厂商提供广告、营销、C2B定制服务;在产业链下游,为市场提供商品鱼采购计划、物流规划等服务;在产业链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批次溯源服务,打造上下游企业的共赢格局。

三、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通过“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方式,打造渔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的休闲观光渔业产业带和渔旅综合体,走出渔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带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进一步拓展现代渔业发展新功能。

(一)引导培育及规范休闲渔业发展。以现有水产养殖场所为基础,发展垂钓、观赏、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齐全的休闲渔业基地,建设不同类型、富有特色的休闲渔业景区。以渔村为依托,以渔业产业为基础,深入挖掘渔业文化内涵、渔村人文风情,突出休闲渔业主题,加强渔村环境整治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一批渔区特色小镇。重点发展以“渔村、渔业、渔家”为载体的“渔家乐”,以观赏鱼为核心的休闲水族产业,以渔俗节日、渔事活动为依托的渔区民俗活动,培育渔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与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制定和完善休闲渔业相关标准和操作规范,打造休闲渔业精品品牌,建设产业融合、特色明显的休闲渔业产业基地和创意渔业园区,提升休闲渔业观光服务水平和产业档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拓展渔业功能,保护、传承和发展渔文化,大力发展黄河旅游、休闲垂钓、观赏渔业、展示教育等多元化的休闲渔业。结合增殖放流、开渔等活动,举办各具特色的“钓鱼节”“开渔节”等活动。

(二)构建沿黄休闲观光渔业产业带。保护性开发黄河生态湿地,整合提升永济鹳雀楼、普救寺、蒲州故城及蒲津渡遗址等景区,突出华夏经典文化,创建国家5A景区。积极发展河津龙门、万荣大河文明博览园、芮城永乐宫-风陵渡-大禹渡-圣天湖景区、芮城天人合一元代道教建筑群景区、平陆大天鹅湿地、垣曲小浪底、夏县祁家河北方田园水镇、双山黄河观光等沿黄带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把休闲渔业与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渔业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充分展现渔俗文化、渔乡风情和渔业生产方式。建设黄河渔文化展示馆,展示黄河渔业发展历史及相关科普知识,让历史文脉不断延续。

(三)打造以黄河文化为底蕴的渔旅综合体。深入弘扬黄河农耕源头文化,依托各地特色村落、渔村等,开发农耕、捕鱼等农渔体验项目。重点打造黄河滩万亩水产养殖、莲藕种植观光带,聚拢客源,开发新的观赏与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衍生项目。支持永济伍姓湖休闲旅游区、临猗乡村休闲旅游区、夏县裴介庙前乡村休闲旅游区创建国家乡村休闲旅游区。打造特色古镇游、美丽乡村游,鼓励永济水峪口、垣曲文堂村、万荣晋汉子农庄、河津龙门古镇等旅游名镇名村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大力挖掘运城渔耕文化资源,加强景观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鼓励传统水产养殖场进行生态化、休闲化改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休闲渔业特色基地、渔耕文化园区和渔旅综合体。

(四)探索渔耕文化营销新模式。以休闲渔业特色基地、渔耕文化园区、渔旅综合体等为基础,举办各类渔业主题节日及赛事活动。组织开展名厨品鱼、主体卖鱼、百姓赏鱼、游客玩鱼系列宣传推介和对接活动。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活动,如构建品牌流量池、网红IP孵化、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农旅线路推荐等,带动运城水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打响运城黄河渔文化形象金名片。利用先进的三维空间技术,建设运城渔业文化资源数字库和线上展示馆,努力将黄河与渔文化资源建成创业产业的基因库,成为旅游、文艺创作、设计、影视传媒、文化传播公司的元数据。充分发挥数据库的市场化功能,将其建成黄河与渔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易平台,实现文化产业营销新模式。

重点工程8:黄河渔文化线上展示馆和数字旅游地图

依托智慧渔业与休闲渔业发展,打造黄河渔文化线上展示馆,大力宣传推介运城黄河渔文化。运用3D全景技术和VR虚拟技术等,搭建数字化展厅,以实现传统展馆展览不具备的展示功能。游客可以自由选择切换各个场景,趣味交互,沉浸式体验,让渔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同时结合沿黄旅游资源及农耕文化活动,打造运城数字旅游地图,为公众提供涵盖图文查询、一键导航、网上预约等服务,促进运城渔文化与黄河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

四、实施渔业品牌战略

依托运城水产产业联盟,对全市水产业实行统一管理,加大优质水产品品牌培育、营销推介力度,实施渔业品牌战略,打好运城水产品公共牌和质量牌。

(一)谋划推出区域品牌,打好公共牌。谋划推出运城渔业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依托水产产业联盟,对品牌进行统一运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部门监管”的品牌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公用品牌”加“企业品牌”捆绑使用的办法,构建起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行模式,实行企业子品牌严格准入和溯源监管,建立起适应现代渔业发展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营销队伍。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的影响力,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启动1-2个渔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工作,积极打造渔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群。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依托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向社会层面推介,充分利用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活动和农事节庆活动推广品牌。对运作成效明显的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给予一定奖励。

(二)严把水产品安全关,打好质量牌。实施新“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聚焦重点、聚合力量,推进水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一是“产”字入手提升养殖质量。根据渔业养殖主导品种,制订水产养殖技术规范,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水产品认证。建立健全生态健康养殖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引导养殖主体落实规范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规范养殖生产日常管理。积极推广“池塘跑道养鱼”、“陆地集装箱养鱼”、“智能化工厂养鱼”等新的养殖模式。加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技术和质量意识。加强绿色环保的全价配合饲料推广应用。渔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术支撑,帮助养殖主体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二是从“管”字入手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规范渔业生产管理,加大对水产品、饲料、种苗、鱼药等产出品和投入品的抽检力度。建立和完善渔业官方及执业兽医队伍,稳步推进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依法强化疫病防控及处置措施。实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警示制度,加强疫病防控,开展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健全水生动物疫情和养殖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和机制, 建设专家远程诊断网络系统,提高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规模以上生产经营主体水产品合格证基本实现全覆盖,实现涉渔重点乡镇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全覆盖。

重点工程9: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渔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规范渔业生产行为,尽快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机制,引导和督促企业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成立运城市渔业标准化委员会,建立健全渔业地方标准体系,大力推行渔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切实加强水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强化水质、环境、饲料、渔药、水产品等的实时动态监管,不断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职责,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支持养殖企业和渔民合作社开展质量安全承诺活动和诚信文化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强化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

——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监管模式,健全完善水产品追溯监管平台和配合推动渔药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水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通过市场准入倒逼生产管理。加强疫病防控、环境监测、质量检测、风险评估等工作整合,强化渔药残留超标治理,构建生产全过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统筹协调,建设水产品快检在线监测平台,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预警水平的提升。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强化检打联动、联合执法和案件督办机制,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厉打击养殖过程的违法用药行为。

 

第五章  创新渔业经营体制机制

 

一、培育现代渔业经营体系

积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提升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扶持多种形式的渔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应现代渔业规模化发展需求,积极培育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发育一大批家庭渔场、渔业大户。引导渔民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鱼塘,鼓励支持水面经营权向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促进渔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现代渔业经营制度,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企业”“市场+合作社+渔户”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大力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实施股份合作,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全面提升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二)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渔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订立合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家庭渔场+基地+养殖户”模式,帮助渔民从卖原料获得一次性收益,逐步转变到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共同分享加工、销售环节利润。积极引导渔业企业、村集体经济、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加强分工协作,协调参与市场竞争,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三)积极培育涉渔协会组织。鼓励有条件的品种、产业,通过渔业合作社的跨地区、多领域联合与合作,组建合作联社、协会及产业联盟等组织,把各类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有序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品牌打造带动,逐步做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一些服务职能,以及社会管理中技术性、事务性、辅助性职能,授权或委托行业协会承担。督促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完善信用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积极反映行业诉求,为行业排忧解难,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成立运城市水产产业联盟,由联盟注册商标,企业运营。一方面运用政府宣介推广品牌的独特优势,打造运城水产品区域品牌,带动子品牌产品价格增值。另一方面,推动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服务、金融化改革、电商化发展,形成市场化一站式全产业链渔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水产品供需对接的灵活性。以区域品牌为纽带,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线下物流为保障,创新运城渔业发展模式。

二、强化渔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完善现代渔业人才的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形成高效汇聚、快速成长、人尽其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一)实施人才引进。突出需求导向,探索刚性需求与柔性引进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通过“借梯登高、借智成势、借脑开发”的用人模式,积极借助各类项目和载体,吸纳阶段性、候鸟式人才,实现人才共享。柔性引进1—3个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淡水渔业创新团队,打造一支渔业科技创新创业队伍。支持渔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省级以上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对合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补助。通过建设重大项目实验示范基地,开展科研项目,加快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有效发挥科技领军人物作用。重点围绕运城优势水产品,在水产优质种源保繁、新品种研发、先进育种技术开发、生态养殖模式研究、水产品加工、全产业链打造等方面加强科研攻关,为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强化职业渔民培育。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渠道,加强渔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和带头人培养,增强渔民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全面提升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实施扶持政策,招引一批大学生返乡下乡从事渔业创业创新,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以水质调控、立体混养、尾水治理、鱼病预防等为重点,对渔民进行技术培训,将其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带头人。以设立田间学校和新型职业渔民培训为载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针对品种选择、养殖管理等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交流观摩,切实提高渔民的技术水平。支持渔业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完善渔业科技创新机制

创新科技力量支撑方式,联合多方科研力量,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形成集苗种繁育、养殖、加工、流通等融合发展的水产业集群,健全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和转移转化激励机制。

(一)加大对渔业科技的稳定投入。优先开展水产优良品种培育、健康养殖、设施渔业、智慧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等重大科技攻关,建设现代化研究中心和专业性科技试验站。支持养殖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加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渔业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绿色水产养殖关键技术的引进、集成和示范推广,打造区域样板。以推广渔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渔业科技示范和渔业标准化示范区,不断提高运城渔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渔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激励科研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适应市场,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市场化产业创新协同体,支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利用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让、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等转让方式,加速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选择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依托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和容错机制。

(三)创新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方式。推动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融合,探索建立“科研院校+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推广模式,打造多层次渔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网络,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组建一批科技服务队伍,建立“首席专家+责任农技员+示范基地+示范户”的推广网络,对全市的渔业经营主体开展“网格式”分片包干、“蹲点式”全程服务,通过中试和产业化,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工艺、新渔机、新业态与新技术。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科教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渔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渔技推广人员与家庭渔场、合作社、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四、健全财政金融支撑体系

建立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形成多渠道筹资,多层次、多元化投入的局面。

(一)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统筹运用各类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内专项资金和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专项资金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省财政专项建设基金、课题项目资金,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广“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允许县级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在同一大专项内调剂使用资金。市、县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渔业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扶持奖励措施。主动适应财政支农方式改革,按照政策性配套、阶段性补助、引导性奖补的分类,重点保障黄河滩涂保护、渔业执法与装备运行、资源环境普查、水产种业、尾水治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管理信息化、技术推广等社会公益性项目支出,支持产业联盟、数字化生态鱼仓、现代渔业园区、美丽渔场、健康养殖示范户、渔业品牌建设等。将现代渔业园区、美丽渔场、健康养殖示范户等建设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范围。

(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渔业的信贷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银政合作,完善“政府+担保(保险)+银行”融资模式,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政策性贷款、专项债券和专项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方式,建立中长期贷款投入运城市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富渔行动”,加快开发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渔业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债券、合资合作、融资租赁及产权交易等方式融资,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渔业投融资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建立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及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现代渔业建设。鼓励发展渔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主要为渔业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担保机构。推动金融机构为重点渔业项目提供项目贷款、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授信支持。加强“银政”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政府增信机制,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培育发展农(渔)业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农(渔)业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农(渔)业保险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主体,鼓励引导新型金融主体优化服务,创新产品。

(三)加大渔业保险创新力度。拓展渔业保险广度和深度,构建特色鲜明、机构健全、竞争充分、产品丰富、覆盖广泛、风险可控的现代渔业保险服务体系。建立渔业信贷与互保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五、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

坚持从严主基调,从舆论宣传、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等协同发力,确保执法监督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一)强化舆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构建立体宣传框架。广泛宣传水域滩涂用途变更、水产品禁限药物及药残超标、尾水违规排放等问题的危害性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宣传并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聚焦问题较为突出的方面,通过梳理问题清单、列明整治举措、制定攻坚方案、配套管控措施等实现精准治理。积极争取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创造保护水域生态资源、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处理,提高专项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渔业地方法规,建立健全水域滩涂规划和保护制度,健全涉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域的执法力度,及时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持正常的水域生态秩序。充分调动和整合执法队伍力量,采取常规检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等有效检查方式,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抽检比例,对违法行为跟进开展执法查处,切实加强重点养殖水域滩涂、重点对象的监督检查。发挥各县、市(区)的群管组织作用,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渔业执法部门,推进渔政处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高执法能力和效果,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督察和行风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探索渔业执法监督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每个网格明确专人负责。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同的渔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规划体系,科学配置资源,强化责任落实,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及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完善组织保障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和改善党对运城渔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业务部门协调各项工作的领导体制。由市主要负责人担任“一线总指挥”,建立渔业发展重大规划、重大战略、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县乡村渔业发展责任制,在渔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选优配强懂得渔业发展的党组织书记。探索完善渔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关系,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定位,消除渔业管理中存在的空白点。

二、落实政策保障

贯彻落实国家、省渔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渔业发展促进政策。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对于符合国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产业项目,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运城市渔业发展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聚集。尊重历史,依法管理,不搞禁限养扩大化,也不搞产业保护主义,防止全区域、全流域一刀切,依法合理补偿水产养殖退出户,妥善安排需要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养殖户的生产生活,防止产生社会问题和矛盾。优先安排用于科技研发和渔业加工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于发展省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项目,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非生产性用地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三、做好服务协调

大力推进廉洁型、透明型、创新型、担当型政府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和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网络化、实行一网审批,减少盖章、审核、备案。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简化企业项目参与渔业发展的程序,提高部门办事效率,优化投资软环境,推动实现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办事移动化,提高线上政务服务水平。强化权责清单管理,优化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建立政务服务水平评价机制和渠道,配套出台考核评定办法,对各责任部门的办事环节跟踪督办,形成集数字化管理、诉求受理、大数据分析、综合考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

四、加强项目管理

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启动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建立全市渔业发展项目储备库,实施项目动态管理。高度重视项目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投资和相关支持。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多部门联合谋划机制,落实项目开工条件,着力破解土地、生态、资金等瓶颈制约,为项目建设提供充分支撑。强化对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严格落实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将各类项目列出明细表,分解到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分期分段考核项目推进,纳入绩效考核。

五、保证规划衔接

发挥好规划在指导全市渔业发展、引领开展相关专项规划建设以及布局重大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与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后续出台的各类规划目标、任务、内容与本规划的协调和同步。适应全市渔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修订和制定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规范化、法制化。完善公共政策公示、公布和听证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