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公开>政协提案结果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213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2023-08-17 10:16

  尊敬的孙新荣委员:

  您好,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创新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实招》提案我局已收悉。收到提案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一致认为该提案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十分中肯。市行政审批局成立近四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政务信息化建设、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创新,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2023年上半年,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0639件;办理公共服务事项134742件,每天服务企业群众3000余人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服务项目561项,交易金额75.59亿元。如何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并践行的重要课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抓服务向基层延伸,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

  一是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所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达到“九有”标准,建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48个、村便民服务站2319个。

  二是统筹推进“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专项治理工作。成立自查工作专班,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坚持自查全覆盖、自查零报告、分类研判指导原则,确保自查问题全面、真实、高质量。目前,全市共自查出“新官不理旧账”问题101个,“政策不兑现”问题107个。

  三是向基层放权赋能。围绕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分级分类向省级开发区赋权事项112项。

  二、以“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为重点,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质效提升行动

  截至6月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57186户,排名全省第二,增速8.91%,排名全省第四。其中企业总量达146756户,增速10.54%,排名全省第三。每千人拥有企业30.74户,比2022年底的27.81户上升了2.95户,排名全省第四。全市市场主体累计涉税占比47.42%,提前完成省2023年预定目标。

  一是高位推动抓落实。召开《全市市场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会议》,印发《运城市2023年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六大提升行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扎实开展好“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

  二是多措并举促倍增。开展定期研判,实行一周一分析、一月一研判、一季一调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施考核激励,制定《运城市2023年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季度考核办法》;组织工作督导,对省督导六组反馈的夏县存在“层层摊派任务,阻碍市场主体注销”问题,开展调查督导工作。

  三是创新服务新机制。实施新登记市场主体回访制度,建立“12345”回访机制,完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水平;积极探索“771”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推动落实的工作架构;全面推行优惠政策“一步到位”,服务企业“一呼百应”,推进项目“一路绿灯”,破坏环境“一查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三、以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核心,开展审批服务巩固提升行动

  一是持续深化工建改革。通过工改审批系统网上审批704个项目,办理审批事项1484件,实现全巿市政网上报装全覆盖,各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

  二是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为新设立市场主体和“个转企”成功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和发放税务Ukey,不断巩固“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改革成果。

  三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扩大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全市增加告知承诺事项7项,截至6月底,共办理“证照分离”4种改革方式累计总量13538件,惠及企业13197户。

  四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共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53个;企业投资项目核准25个;审批办结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2个;可行性研究报告23个;初步设计9个;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32个;变更、调整、延期立项批复3个。印发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图,完善办事指南,将一般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

  五是扎实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工作。目前全市十二个开发区开展承诺制+标准地厂房)+全代办项目196总投资477.99亿元,累计为873个投资项目、1922个事项提供领办代办服务。

  六是推动商事登记全帮办体系建设。目前我市的商事登记帮办服务规范,已完成省级地方标准的立项申报与答辩工作,上半年累计帮办户数114347户。

  七是推动“一业一证”改革落实落地。编制《28个行业“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办事指南》,形成28个行业综合办事指南规范目录和一次性告知清单。我市的“一业一证”改革实践已入选山西省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

  四、下一步需要持续做好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创新提升行动,推进营商环境全面创一流。一是扎实落实《运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协调议事机制,落实“五有套餐”,打造“五个环境”。二是统筹“好运办”运城特色板块,打造15个政务服务品牌。三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无证明城市等数字化建设水平,年底前实现市本级证明事项免提交。

  (二)全面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推动市场主体扩量提质上水平。是发挥十大平台作用。细化十大平台目标任务,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继续推动链长制、专业镇的同时,重点打造乡村e镇、文旅康养集聚区、高水平双创平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平台,推动市场主体集聚效应加速释放。二是开展个体户转型提升行动。积极有序完成“个转企”试点工作,为个体户提供注册登记、金融扶持等“一对一保姆式”服务,选树全市“个转企”先进典型,发挥优惠政策集成效应。三是狠抓政策落地见效。聚焦市场主体倍增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六大提升行动,实施常态化的入企服务,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系列活动,充实优化政策工具箱,用好政府12345热线、回访+督办机制,凝聚抓政策落实工作合力。

  (三)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提升审批服务质效。一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大“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力度,年底前完成告知承诺制事项更新征求意见及发布工作。二是全力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年底前在28个行业全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三是推进“跨省通办”,年底前推动不少于80%的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跨域通办”。四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32号)要求,年中推动企业开办5个以上和个人政务事项8个以上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深化“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年底前完成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分领域或无差别综合窗口设置;六是深化“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建设,将有条件的乡镇、社区设立政务服务自助点。

  (四)强化落实便民利企服务举措,提高社会满意度。一是加快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中办,推进更多高频事项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移动端服务体系。二是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执行效率和服务效能,全面实现交易平台全流程电子化,推进电子保函、移动CA和远程异地评标,为交易方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

  下一步,我局从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角度出发,加大“一窗办结”“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进一步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从制度层面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把群众关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努力营造宜居运城做出行政审批人应有的贡献。

  感谢市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

    :贾崇凯

  联系电话:2059020

  运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