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统计数据>统计分析
一季度运城市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23-05-26 09:10

  今年以来,运城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坚持稳字当头,精准施策,全市规上服务业平稳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经营平稳增长

  一季度,运城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8.0%。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呈现“4升6降”态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上年增长2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24.9%;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2.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9%。四个行业共上拉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1.4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运城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效益有力增长。实现营业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同比增长20.8%。从运行较好的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0.3%,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9.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35.2%,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11.0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营业利润4516.2万元,增长速度是去年同期50倍,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1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174.9万元,同比增长35.2%,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10.0个百分点。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支撑增长贡献突出

  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7.8%,同比增长23.6%,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23.0%,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8个百分点,从十大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可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最高,成为规上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48.4%,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19.9%,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6个百分点;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7.4%,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9%,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

  (四)卫生和社会工作呈高开态势

  一季度,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1%,总量位居第四位,同比增长22.0%。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7.3%,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行业企业经营效率下降

  一季度,运城市10个行业门类中有6个行业门类利润总额呈下降态势,有2个行业门类利润亏损额增加,均为传统行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处于亏损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门类营业收入呈正增长,营业利润却负增长,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龙头企业影响较大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小幅下降。一季度,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9%,由去年高位增长急速下滑。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下降34.1%,拉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3.4个百分点,拉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山西省美图美事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影响,去年同期总量占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为39.0%,今年业务开展不顺利,营业收入合计大幅减少,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

  三、促进规上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将规上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列入政府成长工程计划,狠抓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制定落实,统筹协调支持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规模以上服务业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在政府投入中提高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份额,增加企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加大对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课题研究的扶持等。对重点行业实施税收优惠,制定具体的优化实施细则,让实惠落到实处。

  (二)继续深挖细掘,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衡量经济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密切关注服务业各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了解行业总体运行态势,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全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集团化产业等,补齐经济短板,进一步挖掘潜力,保持存量,释放增量。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丰富全市服务业发展多行业覆盖,加强监测分析,对规模较大、成长较好的服务业企业,加大培育力度。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入“互联网+”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创新特色服务,引导企业利用高技术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向着有效供给精准化持续迈进,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再升级。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