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统计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运城市2023年一季度农业生产开局较好
发表时间:2023-05-09 09:33

  2023年一季度,运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五抓一优一促”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农业生产形势开局较好。

  一、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较好,春耕备耕有序开展

  (一)冬小麦长势总体较好,苗情好于上年同期

  去年秋播期间,全市降水充足,冬小麦基本做到了适期适墒播种,播种总面积达439万亩,增长4%左右。加之冬季出现几次有效降雪天气,给冬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月8日-13日,接连出现了两次雨雪天气,平均过程降水量11.2mm,对缓解旱情、弥补土壤墒情和促进小麦顺利返青非常有利。据调查,当前全市冬小麦长势总体较好,一二三类苗比例大体为4:4:2,一二类苗占比约80%,为近年来冬小麦最好苗情,将为今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面积产量增势明显

  一季度,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7.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5万亩,增长2.9%;产量41.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万吨,增长7.0%。全市蔬菜主要集中在夏县、新绛、闻喜、永济、河津、临猗等县(市、区),其蔬菜面积及产量占到全市蔬菜总播种面积和产量的70%以上。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在发展蔬菜产业上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打造出了“夏鲜蔬菜”、“绛州绿”、“万荣果木香菇”、“42度光照韭菜”、“临猗白莲”等品牌。

  蔬菜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政策指引,设施蔬菜发展加快。全市蔬菜品种以叶菜类和茄果类为主,以叶菜类为例,青菜价格高,人们对冬储蔬菜更加青睐,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和设施蔬菜,并且叶菜类生长周期短,轮茬快,随着近年播种面积扩大,蔬菜产量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二是蔬菜价格可观,农户种植意向高。年前蔬菜价格好,农户种植意向高。同时随着气温回升、光照充足,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应季蔬菜大量上市,蔬菜采收面积增加,产量逐渐提高。

  (三)园林水果受低温影响,产量下降明显

  一季度,全市园林水果采收面积85亩,下降30.3%;产量53.6吨,下降56.2%;单产为630.6公斤/亩,下降37.1%。一季度主要品种为:樱桃、桑葚、火龙果,面积产量大幅下降主要为今年的早熟杏由于气温较低没有成熟,没有进行收获,导致面积产量单产同步大幅下降。

  (四)药材产业大力发展,产量大幅增长

  一季度,全市药材播种面积28.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2万亩,增长0.6%;产量4.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0.6万吨,增长17.7%。药材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一是药材价格持续上涨。近年来药材价格一直稳步高位运行,部分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选择药材来提高收益。二是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农民种植意向较高,药材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产量大幅增长。

  (五)农资市场货源充足,农资价格总体平稳

  当前全市共有农药企业20余家,肥料企业100余家,种业企业60余家,农资企业在满足本市需求的同时,还大量外销周边各省、市,运城市属于农资调出大市。据调查,目前全市拥有农资经营门店约2000家,春节前已储备好农资货源,完全能够满足需求,目前农资价格总体平稳,其中尿素价格约2700元/吨,玉米种子价格约28元/公斤 (按亩播量2公斤计算,亩种子成本56元),大豆种子价格约18元/公斤(按每亩播量6公斤计算,亩种子成本约110元左右)。农资市场供应充足,农资价格相对稳定,农资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全市春季农业生产需求。

  (六)春播种植意向较高,面积预计与上年持平

  初步统计,今年春季全市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09.5万亩,比上年108.6万亩增加0.9万亩,增长0.8%。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55.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1.5万亩,薯类6.7万亩,豆类3.5万亩,油料3.2万亩,其它作物(中药材、瓜类等)约18.7万亩。据统计,目前春播工作已零星开始,全市已春播各类作物3.6万亩,其中瓜类2.9万亩,蔬菜0.7万亩。面积预计与上年持平。

  二、主要农牧产品价格

  一季度,全市主要农牧产品价格除活牛价格略有下降外,主要农牧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一)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一是粮食价格居高不下。一季度,全市粮食收购价格上涨明显。小麦价格呈现大幅、快速增长趋势,持续上涨至目前的3.0元/公斤,增长10%左右;玉米价格约为2.8元/公斤,增长2.4%。粮食作物价格持续走高,将带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一季度,全市蔬菜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0%左右。代表性的蔬菜品种如西红柿均价4.8元/公斤,增长14.3%;辣椒均价5.0元/公斤,增长8.7%;叶菜类蔬菜涨幅维持在10%左右。主要原因是:一是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先后受到疫情和春节的影响,蔬菜购买需求激增,助推价格同比上涨。二是前期疫情防控原因造成物流人员数量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再加上汽柴油价格上涨增加蔬菜的运输成本,进一步推高了物流成本。

  三是瓜果类价格基本持平。瓜果类中草莓的价格保持稳定,均价在30元/公斤左右,与上年持平。由于政府加强对农产品的宏观调控,从市场形势看,水果价格趋于稳定。

  (二)主要畜禽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一是生猪价格逐步回暖,高于上年同期。生猪价格从2022年5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缓慢上涨的趋势,7月份达到小高峰,最高到26.0元/公斤。8月份猪价有所回落,9月份又小幅上涨,10月份涨幅加大,育肥猪最高突破28.0元/公斤。进入2023年1月份(腊月),生猪出栏价格16.0元/公斤,到2月份生猪价格有所下滑,均价14.6元/公斤,3月份均价在15.2元/公斤,一季度生猪均价在15.3元/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1%。主要原因有:一是去年以来饲料价格上涨,导致生猪养殖成本上涨;二是去年二三季度猪肉价格上涨显著,养殖户看涨惜售,存在压栏情况,市场供不应求;三是去年受疫情影响,生猪调运受限,防疫、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

  二是牛、羊出栏价格相对稳定。受生猪价格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牛羊肉青睐,致使牛羊肉终端需求量增加,同时随着饲料价格的上涨,牛、羊肉价格相对稳定。一季度,活羊均价为27.0元/公斤,增长2.4%;牛均价为36.0元/公斤,下降0.4%。随着牛羊肉生产的发展和价格的稳定,牛羊的养殖效益将持续稳定。

  三是鸡蛋价格有所上涨。一季度,家禽出栏价格稳中有涨为10.4元/公斤,增长6.2%。鸡蛋价格高位运行,一季度为9.8元/公斤,增长7.0%。 主要原因有: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户养鸡成本大幅上升,鸡蛋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二是随着生活品质提高,居民在生活中对蛋、奶等畜牧产品需求量逐步增加,推动价格上涨。

  三、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种粮成本逐年增加,农民收益或被挤压

  由于农资、用工、机耕等费用逐年上涨,虽然国家种粮补贴也逐年提高,但提高金额无法抵消种粮成本的增加,加之种粮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据调查种粮户反映,一方面,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土地租金节节攀升成为规模化种植户心头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连年上涨,人工费用也在不断上涨,种地成本变得越来越大,农民的收益越来越低。

  (二)极端天气影响依旧存在,抵御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低温冻害、高温少雨等极端气候变化异常,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今年3月16日的一场雨雪,使正在开花的杏花、桃花普遍受冻,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损失。此外,病虫害预计偏重发生,动物疫病也存在流行风险,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

  (三)生猪市场波动较大,养殖户信心不足

  2022年初到年末,养殖户经历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过程,生猪全年出栏价格最高点与最低点价差为 12.9元/公斤。上半年,生猪行业持续低迷,市场猪肉消费疲软,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养殖收益有所下降,部分中小型养殖户对后期市场信心不足,补栏积极性下降,自繁自养场户对增养扩能也出现了观望情绪,导致下半年出栏量有所下降,价格整体回升。近几年,全国生猪价格忽高忽低,养殖户则缺乏市场预测能力,很容易受当下市场行情影响,猪贱伤农、猪贵伤民情况循环发生,亟需通过强化监测、加强指导、完善收储等措施确保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四、意见及建议

  (一)持续稳定粮食产能,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在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和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要合理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整合相关资金,依托全市农业生产独特区位优势逐步建成多个设施完善、管护到位、生产现代化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粮食产能。二要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推动资本、技术、管理的有效聚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稳步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高产优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筑牢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二)持续抓好防灾减灾,确保夏粮稳定增长

  要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一方面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加大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技术指导力度,高海拔地区做好倒春寒应对和防霜防冻工作,根据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着力抓好以追肥、防霜、防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提高面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另一方面盯紧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力争早发现、早预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科学指导防控技术,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三)政府加大鼓励支持,持续稳定生猪市场

  政府部门要加强生猪产销信息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做好生产引导;建立便捷公开渠道,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了解多种相关补贴政策并提出申请;针对资金信贷不足、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多方面给予帮扶。同时要持续稳定生猪市场。各有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强化生猪调运、屠宰、价格及饲料销量等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生猪供应市场动态,及时分析形势,联合预判下一阶段养殖走势,主动分享市场行情、后期预测分析等信息给养殖户,合理安排养殖,切实有效稳定市场价格,保持生猪生产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