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财政局专栏>工作动态
关于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的报告
发表时间:2023-01-10 16:13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 2022年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3亿元,圆满完成增长6%的全年收入预算目标,同比增长7.7%,增收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2.4亿元,同比增长2.7%,增收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的72.8%;非税收入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24.1%,增收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的27.2%。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整合优化盘活存量资金

  • 根据《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运财监[2019]4号)文件要求,2022年对所有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纳入绩效目标管理。7月份,选定30个项目和2个部门整体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0.94亿元,并印发了《绩效评价实施方案》;8月份完成30个项目和2个部门整体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并邀请专家对完成的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进行了会审;9月至11月,组织对30个项目和2个部门整体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会审。目前,重点评价工作已经完成,报告已反馈被评价单位,财政评价结果作为2023年安排政府预算和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一)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强化耕地高产。按照全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资金2100万元,支持我市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优化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增强支出经济性和可行性。二是强化种业振兴。种子是农业“芯片”,市财政安排资金5300万元,支持种子培育、农业产业化培育发展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安排资金830万元,支持晋南牛遗传资源保护、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我们加快预算执行力度,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兑付工作,及时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190万元,平均补贴额度为农机具价格的30%,确保种粮主体充分享受国家惠农政策红利。四是强化保障农民收益。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及时拨付2022年粮补资金5.1亿元,并将补贴资金纳入资金直达机制管理范围,切实提升补贴发放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同时,根据全市粮食作物结构和种植面积,及时拨付一次性补贴2.06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并将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达种粮农户手中,切实提高种粮农民获得感。五是强化防灾减灾能力。为克服去年汛情带来的不力影响,市财政及时下达资金6.73亿元,用于对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农田排涝、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另外,市级安排资金433万元,用于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六是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积极应对农村劳动力短缺,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及时拨付资金2988万元,用于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补贴及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积极性。七是强化保险支撑。持续开展小麦、玉米、能繁母猪等主粮作物及畜禽保险,在上级下达1.36亿保险保费基础上,再安排市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3070万元、创新特色农业保险300万元,进一步提高保险保障程度,让农民吃下“定心丸”。八是落实惠民惠农“一卡通”。“一卡通”为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群众手中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一卡通”信息平台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32.45亿元,惠民人数669.4万人次(其中:2022年发放4.96亿元,惠民102.2万人次)。 九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在确定盐湖区、万荣县、绛县3个省级试点县,每县安排上级资金1125万元的基础上,又确定了临猗县、稷山县、垣曲县3个市级试点县,并安排市级资金1000万元,掀起了全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潮,探索出一批好经验、好模式。十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竞争立项机制选取了盐湖区、新绛县、闻喜县3个省级试点县,安排资金3000万元。选取了芮城县、新绛县、绛县为市级试点县,安排资金3000万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暨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加大农业保险开发力度,丰富产品和服务,扩大价格险和灾害险覆盖面

(一)工作进展情况。2022 年,我市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共投保 184.18 万亩,总保费 3683.5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1657.62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920.9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368.36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184.18万元;闻喜小麦产量保险共投保 27.4万亩,总保费 1943.8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971.95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291.58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353.96 万元;闻喜小麦未转移就业种植收入损失保险共投保 27.4 万亩,总保费 390.4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195.23 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58.57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39.05 万元;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森林)共投保 247.48万亩,总保费492.6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246.34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111.37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55.68万元,县级财政配套55.68万元;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玉米)共投保 255.36 万亩,总保费 6434.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2895.74 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1608.74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643.5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321.75万元; 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油料)共投保2.58万亩,总保费 46.4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 20.9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1.61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 4.64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2.32万元; 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共投保13.28万头,总保费1195.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597.6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98.8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29.9 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29.9万元; 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育肥猪)共投保204.97万头,总保费819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4099.4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049.7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20.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0.5万元;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奶牛)共投保0.28万头,总保费156.5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资金78.29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39.14万元,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3.91万元,县级财政配套 3.91万元。

五、设立产业招商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一)工作进展情况。根据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强化招商引资,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设立产业招商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任务分工,市财政局做为该项工作的落实单位,局领导高度重视,为推进基金的设立,派出产业引导基金团队积极开展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联系市招商局、运城开发区招商部、盐湖区高新区招商部等共同学习讨论《运城市促进外来投资暂行办法》(运政发[2021]15号)、《运城市盐湖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运盐办发[2020]23号)、《运城市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运政办发[2018]69号)等文件,商谈基金和招商工作怎么融合发展,并就基金定位和投资方向初步达成共识。我市产业引导基金积极对接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并赴太原就拟设立的招商基金和省太行基金进行对接募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视募资到位情况确定基金方案。

 

 

                                   

                                     

 运城市财政局  

2023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