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统计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统计分析
少年儿童向未来 --运城市持续推动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2-11-22 17:5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十八大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发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努力为儿童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全市少年儿童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十八大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状况,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相继出台了《运城市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运城市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等普及优生健康知识和技能,加强婚前医学检查、防治出生缺陷,切实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和健康。

  1、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运城市积极开展“婚前检查,孕期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在省级财政的支持下,全市推行“政府买单、免费婚检”,2021年,婚前医学检查率高达75.86%,较2012年提升了71.88个百分点;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为99.02%,较2012年提高1.73个百分点;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9.04%。

  2、儿童死亡率稳步下降。2021年,全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94‰、3.8‰和5.02‰,分别比2012年下降0.12、0.25和0.67个千分点;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3.1%。

  3、儿童身体素质不断加强。近年来,为全面推进体教融合,广泛推动儿童青少年参与健身活动,提高健康水平,在全市积极开展“奔跑吧·少年”、“爱冰雪·迎冬奥”等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引导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21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0.63%,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0.95%,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达到92%以上。

  二、儿童受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十八大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综合水平全面提升。

  1、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增加。近年来,运城市围绕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城乡园际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2016年-2021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3所,增加学位25125个。自2017年起,全市共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79所,在园幼儿65456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园际间的发展差距,全市开展了片区联动教研活动和集团化办园模式改革,走出了学前教育提升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的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2、资源共享助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面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区学龄人口剧增和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压力,运城市委、市政府和教育部门想方设法争取政策、统筹资金、协调资源,保障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运城中心城区新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占到城区总数的16%,总投资超过20亿元,新增学位37050个。2014年,运城市在全省率先破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向着高质量均衡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通过智慧教育,共享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2019年,运城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四线城市入围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为教育事业转型升级锻造了重要引擎,注入了巨大活力。同时,运城市充分发挥特教“控辍保学”主战场作用,为近百名名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服务并为他们建立学籍档案,2021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5%。

  3、扎实推进综合素质教育。近年来,运城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 讲文明 树新风”“清明祭英烈”“新时代好少年”“我们的节日”“圆梦”蒲公英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共计2200余场。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为27所市直中小学校和幼儿园51160余名学生进行了戏曲传统文化讲座和精彩戏曲表演。为了进一步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国防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奋斗情怀,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率先在小学阶段启动“书香运城 书香校园”的建设活动,通过“专业引领,规范实施”让阅读活动深入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师生、每一个家庭,从而实现“全民阅读”,使运城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历史,更有可期可盼的未来。

  4、落实“双减”开展高质量课后服务。“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部门聚焦家长接送难、假期管理难等问题,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暑期托管工作。一方面提高课后服务品质,通过实行“1+X”模式,为14万多名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别答疑和看护服务,并推动课后服务向周末延伸,基本解决了学生各类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暑期托管,对全市范围内小学阶段按照“学生自愿参加、教师志愿参与、学校试点推进”的原则实施暑期托管工作,打造“15分钟暑期托管圈”;组织省、市级名师开展“名师讲堂”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免费的教育资源。目前,运城市425所非寄宿制学校和216所寄宿制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惠及学生239818人,实现了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三、儿童成长环境持续优化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保障。近年来,运城市不断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儿童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

  1、儿童生活环境有力提升。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开展中心城区大整治、大提升、大建设。实施学苑路北延、槐东路等11个新建道路工程,禹都大道、大禹街等主干道全线通车,圣惠南路等关键节点雨污分流改造有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开工96个,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2554套。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新建成一批人行天桥、河东书房、河东驿站,城市更有温度、幸福更具质感。开展“六乱”整治,改厕5.26万座。加快“三河两山三湖”生态修复治理,坚持铁腕治污,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 浓度分别下降8%、15.8%。全面取缔黄河汾河沿岸一公里内污染企业,完成6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60%,有效改善儿童生存环境,保障了儿童健康发展。

  2、儿童福利范围不断拓展。近年来,运城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全市积极推进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留守儿童纳入社会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家庭、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关爱保护体系。为了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数据的信息化和动态管理,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对系统中对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困境儿童数据及时进行更新,由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排查,确保实际数据和系统数据相吻合,及时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活动,举办以“放飞梦想 欢度六一”为主题的儿童节文艺汇演,举办“我心益,爱结伴”公益征集活动,引导更多的青少年从小热爱公益、参与公益、感恩公益、分享公益,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浓厚氛围。2021年,全市已建立具备综合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3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3个。

  四、儿童权益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运城市加大了对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突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优先保护,努力探索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管理体系。开辟“维权微课堂”法律专栏,定期宣传与妇女儿童、家庭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有益于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宣传活动,继而增强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近几年,幼儿园、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知识知晓率、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普及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