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新闻头条
“倍数级”领先 我市一季度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位居全省第一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赵迪 发表时间:2022-04-20 09:58

  运城再获开门红!这次是市场主体倍增工作。

  4月9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第4期《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报》,通报2022年一季度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3月份,运城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率达到282.87%,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名为124.05%);

  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速,运城市位列全省第一,达到177.53%(第二名为78.71%);

  一季度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速,运城市同样位列全省第一,达到238.59%(第二名为119.30%)。

  此项工作,我市实现了“倍数级”的领先。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今年又被省里确定为“市场主体建设年”,市场主体建设成为全省各市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全省都在抓,全省都很重视,我市缘何能又一次先下一城、先行一步?

  近日,记者走访了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及相关行业专班牵头部门,寻求答案。

  一月两次推进会议

  “饱和式”推进

  一项工作要高效推进,必须上下同心、四面同频,层层传导、八方协力,如此方能获得必要的动能。在市场主体倍增这项工作上,领导重视成为最大的动力源。

  2月28日,全省召开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暨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会后,我市立即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市长储祥好要求,对标省政府部署,全力以赴、同题共答,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任务抓紧抓实,全力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以市场主体倍增推动我市经济扩量提质、加速崛起。

  3月9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主持召开推进会议,明确我市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1+1+9”工作模式,即一个领导组,由市长担任组长;一个日常工作专班,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9个行业专班,分别由各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

  3月31日,距第一次推进会仅22天,我市又一次召开推进视频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一把手要躬身入局,强力推动。

  ……

  人不离席,就地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省政府部署;高层推动,市长、副市长担当组长亲自上手;一月之内,相继召开两次推进会议。这些,都释放出了明确信号: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非常重要,运城必须做好!

  重要的信号得到有效传导——

  第一次推进会议之后,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市委组织部3天完成10名政府履职辅助性服务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5天完成23名日常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的抽调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7天完成专班办公场所的协调腾挪;市财政局为专班列出专项经费;市发改委为市场主体倍增单列5分作为季度考核分值。 

  同时,9个行业专班牵头单位研究制定各自的《行动计划》;要素服务保障工作专班涉及的财政、金融、税务、规划和自然资源、环保、行政审批等部门分别召开分析研判会,对照省里78条,研究我市承接方案和创新举措;市行政审批局完成了《实施方案》制订、办公设施购置、劳务服务人员招聘、专班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制定等工作。

  短短10天之内,日常工作专班运行所需的设施、场所、资金从无到有、全部到位,5个市直单位抽调12人、相关县(市、区)抽调11人、新招聘10人共计33名工作人员也全部确定。

  “1+1+9”模式

  “协同式”执行

  事实证明,从一开始,我市在贯彻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这项工作上,就表现出了更高的重视程度,投入了更高的执行成本。在第一次推进会上,“1+1+9”的“运城模式”和专班工作的六大推动机制(清单管理、定期调度、工作通报、督查督办、考核激励和责任追究)就已正式确定——

  第一个“1”为一个领导组,由市长储祥好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任常务副组长,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领导协调全市市场主体倍增各项工作。

  第二个“1”为一个日常工作专班(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市直26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专班日常工作由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负责,下设综合协调组、业务指导组、督导研判组、宣传培训组和考核评估组5个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考核评估各县(市、区)、各开发区、各行业专班的工作情况。

  “9”即9个行业专班,分别为支持新型农业工作专班、工业全产业链工作专班、支持个体工商户工作专班、统筹高品质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发展乡村e镇工作专班、双创工作专班、降低物流成本工作专班、支持文旅康养工作专班、要素服务保障工作专班9个行业专班,分别由市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局、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牵头单位负责联系各自行业工作配合单位,落实专班组成架构和具体工作模式;制定本行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计划,并组织各配合单位认真抓好落实;负责督查、指导本行业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有序推进,核查督办突出问题;做好与市日常工作专班的对接、联系和协调工作,及时完成转办的工作任务。

  “1+1+9”工作模式加上市县两级的落实体系,最终构建起条块结合、纵横交错、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态势,为省政府部署的落地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这个工作格局中,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被激发出来,确保了每条指令、每个要求都能得到高效、到位的执行。

  任何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都离不开评价体系的激励和推动。我市市场主体倍增工作的考核分为3个层面——

  一是对各县(市、区)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考核,单列出5分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季度考核分值。考核内容包括市场主体增长情况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半日办结率两个方面。

  二是对各省级开发区的考核,重点考核新登记的企业量和半日办结率。

  三是对行业专班的考核,重点对各行业专班市场主体净增长率在全省同行业的排名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

  增速指标

  全省第一

  从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速来看,我市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达到177.53%(第二名增速为78.71%),全省同比增速为49.46%;

  从一季度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速来看,我市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达到238.59%(第二名为119.30%),全省同比增速为70.03%;

  这是毫无异议的领先。

  这是成色十足的“开门红”。

  科学、有力的顶层设计,加上高效、到位的执行体系,终于换来了如此耀眼的成绩。

  这成绩,源于先行先试对先机的抢占。

  市委、市政府早在2020年就制定了《市场主体培育“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年成为全省首个出台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规划和实施意见的城市,并将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纳入年终目标责任重点考核任务。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9万户,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总量42.7万户,全省排名第二。

  市场主体的培育绝非一日之功,当市场主体培育成为全省的中心工作,先行一步的运城成绩优异,当在情理之中。

  这成绩,源于创新推进对红利的争取。

  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基础更好,同样意味着挖掘潜力的难度更大。在具体推进中,不少县市或部门,不约而同地把创新思维作为最大的变量,去争取改革的红利。

  万荣县在房屋租赁市场主体培育中,深入城区个体户,调查了解外来人员租房情况。调研发现,有约一半的租房人员在北解村、新城村、南解村3个城中村租房,3个城中村中从事房屋租赁的家庭在200户以上。经宣讲相关政策,成功培育房屋租赁类市场主体143个。

  市文旅局在打造市场主体支撑平台上聚焦发力。计划依托龙头景区和主要景点,在全市打造3个—5个国家和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布局10个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5个文旅消费聚集区,发展3个旅游休闲街区,为市场主体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据测算,仅岚山根一家景区,今年预计增加150多家特色餐饮、体育娱乐、文化演艺、休闲康养市场主体。

  这成绩,源于金融扶持政策对活力的激发。

  市人行积极督导辖内各银行机构减费让利,努力做到“应享尽享、应简尽简、应免尽免”,确保政策落实“不留死角”,不断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共让利市场主体3.1万户,让利金额达713.78万元。

  同时,我市还出台各项帮扶政策,提供金融支持服务,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多维度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增强创业信心,提高经营积极性。仅运城邮储银行一家就支持市场主体倍增贷款投放3365户7.72亿元。其中,小额贷款投放3213户4.99亿元,小企业贷款投放152户2.73亿元。

  这成绩,源于营商环境优化对信心的提振。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网上办”“就近办”,我市印发《关于构建商事登记全方位全帮办体系的实施意见》,打造全方位、全帮办、全免费的商事登记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营业执照帮办代办服务。截至2021年年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了商事登记帮办代办服务专区(窗),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设置帮办窗口147个,农村便民服务站帮办点42个,“政银合作”银行网点186个,市场监管所帮办代办点12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商事登记帮办服务体系。自2021年9月起,全市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企业开办“零跑腿”,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半日办结率保持在98%左右。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