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体育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运城市体育局2021年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1-05-28 10:4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运城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关键之年,是奥运会、全运会,备战省运会的体育大年,全市体育系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为切入点,以“群众体育一县一品牌、竞技体育一县一特色、体育产业一县一亮点”为抓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实现“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开好局、起好步。

  (一)自身建设聚焦“党建统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动员大会讲话精神,对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体要求,把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筹办好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办人民满意体育结合起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发挥党建工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党旗在体育阵地高高飘扬。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方式,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组织监督和党员自我约束,坚持把纪律和规矩停在前面,坚持不懈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净化体育政治生态。加强体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以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以覆盖各个年龄段和不同人群的赛事活动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积极生活,强化理论武装、正面宣传、文明创建、基础设施,发挥体育特色,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经济社会健康稳步推进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面对体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应变能力,攻坚能力,落实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二)群众体育聚焦“提档升级”

  根据《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编制《运城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坚持政策引领,推动“十四五”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以永济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为示范,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级政府积极履行全民健身主体责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和全社会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以全运会年为契机,组织参加“我要上全运”全省群体项目选拔赛,争取代表山西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体项目单项比赛。积极承办和参加全省举办的12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展示全民健身发展新成果。围绕“游山西、读历史、强体魄”主题,每季度举办一项覆盖市县乡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打造五老峰登山节、跤王争霸赛、迎新年登高等品牌赛事,谋划举办“鲤鱼跃龙门”沿黄河马拉松比赛,擦亮“一县一品牌”,不断掀起全民健身运动新高潮。认真谋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编制《运城市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5年)建设标准》,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十四五”全覆盖工作要求。乡镇街道办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主体为县(市、区)政府,市里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并从体彩公益金中预以支助。按照省政府要求,逐步完成沿汾流经县(市)自行车健身长廊建设任务。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培育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壮大群众体育组织和社团协会,推动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重点培育发展村(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员培训,发挥好全民健身志愿者作用。通过赛事活动、场地设施、健身服务的提档升级,奋力开创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

  (三)竞技体育聚焦“全力备战”

  2022年是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举办年,能否取得好成绩,今年省运会资格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各训练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强化训练备战,以“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训练”为抓手,高标准抓好冬训、夏训和日常训练,着力解决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努力改善训练条件,优化训练环境,优质高效完成备战任务、打造一支基础硬、体能强、技术精、能拔尖的运动员队伍,有能力、有办法、有冲劲、能拿牌的教练员队伍,甘于奉献、善于管理、拼搏进取的管理团队。组队参加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资格赛,力争取得更多的资格,更好的成绩。积极承办山西省十六届运动会跆拳道资格赛,举办运城市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武术等青少年比赛,将其作为选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推动各个项目的普及发展。围绕“一县一特色”,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点的竞技运动项目。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和创建后备人才基地,全力支持教育部门一校一特色项目或多特色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推动体教融合。每年至少举办省级一项以上、市级四项以上青少年体育比赛,贯彻落实“赛风赛纪”相关规定,压实反兴奋剂工作的政治责任,完善反兴奋剂处罚问责追责制度,构建“拿干净奖牌”的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

  (四)体育产业聚焦“示范引领”

  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具体落实事项,制定我市实施意见,完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配合,以政策为引领,以“一县一亮点”为抓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企业支持、社会响应的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良好格局。以足球场地和智慧场馆为重点,继续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快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持续推进圣天湖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盐湖区东郭镇、河津市小梁乡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及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带动经济发展。组织参加各类展会,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宣传推荐精品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引进品牌体育赛事落户运城。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工作,组织举办全国体育漫画大赛,继续推进体育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繁荣全市体育文化,献礼建党100周年。以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为着力点,与各大新闻媒体建立深入和广泛的联系,利用微信等新兴传播方式扩大体育的声音,弘扬体育正能量,增强体育的话语权。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体育彩票市场运行规律,加大体育彩票宣传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夯实发展基础,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体育+”发展聚焦“创新融合” 

  加强体旅融合、体医养融合、体教融合,支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围绕“盐湖”“黄河”“关公”三大金字招牌以及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努力培育马拉松、自行车、户外、冰雪、足球等新兴体育产业项目发展,积极开展“体育赛事+畅游运城”活动,通过全力打造精品赛事和户外运动使旅游景点、文化品牌‘活’起来,以此达到‘借体育平台聚集人气、吸引游客,借旅游资源做大体育赛事’的目的,真正实现‘1+1>2’的聚合效应。突出体教融合发展,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化体育与教育融合,出台我市贯彻意见,找准突破口,选准创新点,配合建立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竞赛体系,建设体育项目特色学校,支持更多的教练员、体育老师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大力推动竞技体育进校园,让每一个学校都至少有一个特色项目,让每一位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构建体教融合发展新格局。继续与运城学院在产学研项目、人才培养、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挥体育与卫健部门合并优势,坚持预防为主,指导科学健身,治未病,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推广“运动处方”,树立“运动是良医”理念,开展体质监测、运动能力评估,建立全民健康档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围绕养老、康复、运动医学,引入科研机构和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本开办运动伤病防治和健康服务机构,推动体育与卫生医疗、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加大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六)安全生产聚焦“守住底线”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体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施细则,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务必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层层压实责任,深入督查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隐患,加强对体育场馆运营安全管理,强化体育赛事和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深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体育彩票销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运动枪支弹药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航空运动器的监督管理,加强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始终将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体育行业一项常规性工作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单位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持续做好安全工作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弱项,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全面强化重点隐患安全风险防控,切实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七)依法治体聚焦“监督落实”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行政,做好体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强化法治培训和宣传,增强法治意识。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全市体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法律咨询和法律顾问工作,为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合作事项提供法律支持。

  体育是阳光事业,是民生事业,是幸福事业!美好前景令人憧憬,光荣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体育步伐,走出体育路径,彰显体育气魄,让体育走进城市舞台中央,走入百姓心间,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体育强国做出新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