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运城>娱在运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城眉户”
来源:临猗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表时间:2020-04-23 17:06

 

 

  

    运城眉户原称“迷胡”“三弦子”,”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当地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渐发展成即可曲曲相连成套的、吸收借鉴蒲州梆子音乐,由地摊子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传统戏曲剧种。它的形成约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d多年的历史。眉户因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和户县而得名,后传到我省晋南地区,逐渐发展丰富成为我省的戏曲剧种之一。山西蒲州和陕西同州仅一河之隔,民情风俗、语言习惯基本相同,而且交流频繁,因此晋南眉户也可以说是在山陕黄河两岸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形成,经山陕艺人交流,互相影响,逐渐臻于完善的。早期的眉户演出,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内容多反映民间家庭生活故事。

《一颗红心》剧照2.jpg

《一颗红心》剧照

运城眉户的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清乾隆年间,京都永魁斋刊行的《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所载的12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即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这些曲调后来被一些盲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块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办喜事助兴,以此来谋生,所谓“盲人琵琶曲,黄昏街上游。何人呼有酒,唱到月当头。”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果乡情》剧照.JPG

《果乡情》剧照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有人把唱曲与民间秧歌、社火相结合,以小调曲子为主,发展成为小戏,逐步由“地摊子”搬上舞台。这一时期, “地摊子”艺人吴小宝、王喜荣、王胜才等开始把眉户搬上戏台演出。一是仍保留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这种节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说白。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驹》等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连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自由。清道光年间,解州社东村段耀功与河南灵宝民间艺人组织了第一个眉户家戏班。据记载,他们第一次演出,用的道具就是自己家里的家什,穿着自己老婆的嫁衣,在无人的庙院戏台上演出,当地村民得知后,争先攀墙观看,看到这样的情形,他们决定在第二天公开演出,当时演出了《放饭》、《卖布》、《走南阳》等节目,很受群众欢迎。到来年春节和元宵节,这个戏班人数增多,他们从解州西门外炮房借来踩高跷的服装,在中条山下的娘娘庙里演出了《拾万金》、《三进士》、《安安送米》、《反大同》、《古城会》等十多出剧目,轰动一时。

清同治、光绪年间,山西的眉户则多借鉴蒲剧,遂逐步发展为能够表现历史故事题材的戏曲剧种,能演出《蝴蝶杯》、《串龙珠》、《八件衣》等一类戏。但长期以来,眉户仍以小戏为主,并在民间一直保持着既无妆扮,又无表演,一唱到底,全无白口的清唱形式,与清朝现代戏一并流行。

民国十年(1921)前后,晋南眉户已有不少职业班社,如新绛孙福盛班、夏县高世维班、蒲州黄庄班、临晋斗斗班等,解州还有赵连成开设的眉户科班。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名艺人,如永济石桥的晋南名丑吕庚仁(1892——1977),他蒲剧、眉户皆演,嗓子清透而富有感染力,擅演《跪楼》、《拾黄金》、《龙凤旗》、《扫秦》等剧目,演出的眉户《拾黄金》唱段,在1937年录制成唱片。民国十八年(1929),晋南遭灾,眉户艺人为求生存,在艺术上发展创新,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锣鼓经、曲牌、念白、帽翅、鞭子、口条、靴子、水袖、椅子等表演技艺,行当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末、丑齐全,出现了一批名艺人。如:临猗北辛乡姚村庄的崔斗斗,唱腔声情并茂,快慢变化有节奏,出人意料之中,句句打动人心,他演《卖水》中的梅英,人物刻画逼真生动,剧目也扩大到演出大本戏和连台本戏,甚至敢于和蒲州梆子抗衡,曾出现过运城眉户与蒲州梆子对台取胜的盛况。1928年,斗斗、海生等艺人和蒲剧班社老祯祥等名演员在荣河小王村对台唱戏,眉户班连博众采。一些蒲剧名伶们说:“王存才这么大的名声,还对不过斗斗的哼哼哼(通称唱眉户为哼曲子)”。临晋、猗氏一带民间曾流传过“宁看眉户《打经堂》,不看蒲剧《反西凉》”,“宁看斗斗《卖水》,不和婆娘‘打盹’(即睡觉)”后来,临猗由私人组织的眉户班社相继增多,如:太范的“窝窝戏班”,黄河边的吴王、张吴以及大嶷山脚下的王申、道场、北马也先后成立过眉户班社,多在春节、清明、秋收、种麦以后,平时也在古庙会、集镇上时有登台,村民皆蜂拥相看,但都为时较短,影响不大。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指引下,运城东留名艺人李卜到达延安传授眉户。当时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利用眉户形式反映边区人民斗争生活,参与编演了《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大家喜欢》等剧目,为新秧歌剧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艺术创作条件,也为眉户演出现代戏打下了基础。在此期间,运城眉户班社被迫解散,艺人们四分五散,有的投入到蒲州梆子班社,有的加入到抗日剧社,在广场、战地以眉户连唱和小型剧目等形式宣传抗日。驻扎在闻喜县陈家庄村的中共太岳三地委三分区宣传队,为了宣传党的政策,传播革命思想,鼓舞革命斗志,活跃革命队伍和解放区人民文化生活,由一批多才多艺,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以排练革命眉户现代戏为主,也演一些有爱国主义教育有意的古装戏,如:《虎孩翻身》、《王贵与李香香》、《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红娘子要造反》等剧目,也有不少结合革命形势随编随演的眉户小节目,这些剧目的演出多次受到我太岳地委领导人嘉康杰,柴泽民的表扬,深受革命部队、机关干部和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欢迎。临猗县在原中共特委负责人闫子祥(临晋县人)的带领下,把一批经过训练的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派张映雪、李承儒、苏志乾等,以牺盟会运城中心名义,成立大众剧团,自编、移植了一批抗日救国剧目,如:《兵》、《渔光曲》、《抓汉奸》、《保卫大武汉》、《平型关大捷》、先后到永济、猗氏、安邑、虞乡等县为群众演出。1938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据运城后,猗氏、运城一带各个抗日剧团演戏十分活跃,“农声剧团”、“挺进剧团”、“进步剧团”、“黄河剧团”、“民运工作团”等都以演出抗日歌剧、眉户为主,辅搞一些救亡宣传。

1947年4、5月间,临晋、猗氏相继解放,由两县的中学、小学、民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紧密配合当时形势,以眉户形式排演由延安老区、晋东南老区流行过来的《虎孩翻身》、《血泪仇》、《白毛女》、《官逼民反》、《刘胡兰》等现代戏。临猗县委宣传部部长吴显图同志,吸收太范、楚侯“家戏”班子成员,共四十人左右,由谢芷学(临猗眉阳、牛杜高校校长)为团长、张峰(原临汾蒲剧院院长)为导演,组成“轰轰宣传队”,演出眉户新戏曲为主,夹杂演一些有影响的眉户传统剧目《拾玉镯》、《杀狗》、《三上轿》、《八件衣》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晋南眉户得到迅速发展,业余剧团也迅速成立,农民在自编自演自教自乐的同时排练眉户小戏,并开始整理、挖掘长期蕴藏在民间的传统剧目《货郎翻身》、《狗噙拜寿》、《资本熬活》、《探小妹》、《光棍哭妻》、《要嫁李伙计》等,尤其是男扮女角的程根虎,继承了眉户表演艺术,唱腔豪放、细腻,表演别具一格,在眉户大调唱腔中,运用垫字恰到好处,享有盛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1952年后相继成立了临猗县眉户剧团、闻喜县眉户剧团、稷山县眉户剧团。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均活动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七十年代,闻喜县眉户剧团、稷山县眉户剧团在“文革”期间又相继解散。两路剧团在音乐改革和剧目排练上都取得了十分显著成效。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成立了运城地区戏曲学校并设立眉户班,共培养眉户人才百余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戏剧活动恢复正常。三中全会以来,临猗县文化馆成立了眉户“轻骑队”,活跃在运城地区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特别是临猗县眉户剧团,自建团以来,曾七进北京,三进中南海,一进人大会堂,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彭德怀、罗瑞卿、贺龙、姬鹏飞、彭真、薄一波、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六十五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编演现代戏,共创作排练240余本(回)戏曲现代戏,演出18000余场,观众近2700万人次。他们创作的《涧水东流》、《一颗红心》、《唢呐情》先后被拍成电影,拍摄的八集戏剧连续剧《峨嵋岭》在全国发行,《十里花香》、《山妹》和《胡乐乐小传》、《云散月圆》等剧目分别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山西电视台播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他们从五十年代反映与封建婚姻观念作斗争的《赵小兰》、《梁秋燕》到八十年代抨击封建残余思想对人们毒害的《儿女债》、《三姑娘》,从反映农村巨大变化的《漳河湾》到宣传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杏花村》、《胡乐乐小传》从六十年代反映模范共产党员王传合先进事迹的《一颗红心》到九十年代的《黄土情》、新世纪以来反映模范村委主任的《张小民》和反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荆保山的《守望》,从反映农村乐人扭曲心理的《唢呐泪》到反映新时期女性独立的《十里花香》和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山妹》等,全部都是讴歌时代,反映人们心声,针砭时弊,抨击不正之风等生活题材为内涵的,演老百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长期服务农民,扎根基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多次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表彰,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山西省思想宣传工作标兵单位”。2003年和3013年分别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首届、第五届服务农民 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国家一级演员闫慧芳以现代戏《山妹》的精彩表演,获得了“首届中国戏剧奖·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参加国家、省、市戏剧调演40余次,全团共获得各种奖牌、证书220余块,剧团先后赴北京、长春、长沙、禹州、西安等地演出。涌现出程根虎、任宏、国家一级演员李英杰、闫慧芳、郭高计、张俊芳、范琳、王满喜、张昌祥、王斌、令狐杰,等一批优秀的眉户表演艺术家和国家二级演员、卫程红、侯娟、王国栋、昝来宝、曹苏龙、韩晓钟等一批青年眉户表演人才和程培、徐腾飞、陈华、王晶等一批眉户新秀。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裴青莲在六十年代也应邀分别在眉户电影艺术片《涧水东流》、《一颗红心》中担任主要角色。该团的主要剧目有:《一颗红心》、《迎春花开了》、《梁秋燕》、《云散月圆》、《胡乐乐小传》、《唢呐泪》、《张小民》、《山妹》、《果乡情》、《十里花香》、《山风》、《守望》和移植剧目《留下真情》、《好年好月》、《家庭公案》、《小官 小贩 小教师》、《打碗记》等。听眉户,唱眉户已成为老百姓婚庆、丧葬、嫁娶庆典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该剧种也逐渐发展成黄河沿线小剧种的大剧种。

    运城眉户传统剧目有100多个,主要剧目有《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百宝箱》、《亲家母打架》、《泰山图》、《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劝学》、《杜十娘》、《三进士》、《柳毅传书》、《藏舟》等是其传统剧目。抗战期间由延安老区流传来的新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白毛女》等和移植、改编兄弟院团的多部戏曲现代戏。

运城眉户音乐的曲调丰富,乡土气息浓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百姓生活,易记易唱,琅琅上口。唱腔72大调36小调,没有死板的格律限制。起初的运城眉户以四页瓦击节,三弦伴奏,搬上舞台后,逐渐加入了板胡、笛子、二胡、唢呐等,击节乐器加入了鼓板、次板、梆子、马锣(六字),铙䥽、小锣、碰铃、大鼓等,形成了舞台戏曲文武场的伴奏形式。唱腔有72大调,36小调,目前已有200多首。大调以唱悲伤剧情为主,如 “老龙哭海”、“西京”“慢五更”等;小调以唱欢喜剧情为主,如 “采花”、“银纽丝”、 “一串铃”等,也有一些中性的调子,即可表现悲哀、凄楚也可表现欢快、高兴,如“四平”、“落子”、“岗调”等。曲牌和锣鼓经也主要吸收蒲州梆子的曲牌和锣鼓经及设计音乐。主奏乐器为板胡、笛子、三弦、二胡,新世纪以来,已形成中西结合的眉户音乐伴奏形式。其唱腔特点不同于蒲剧的慷慨激昂,豪放粗扩,眉户的唱腔较为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富于表现欢快、激动、深沉、凄楚和悲痛。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担子等。

2008年,“运城眉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英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城眉户”代表性传承人,闫慧芳、杨俊鹏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秦红洲、卫程红、曹苏龙、郭小燕被评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现占地2800平方米,包括:教室、资料室、库房、活动室、会议室、培训场地、排练厅等。作为保护单位的临猗县眉户剧团,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了“运城眉户传习所”,建立资料室,培训优秀眉户传承人才,对一些传统剧目进行数字化保存,整理眉户音乐,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录制了“运城眉户名家名段”唱腔专辑,“闫慧芳唱腔专辑”;录制了现代戏《杨三姐告状》、《一颗红心》、《山妹》、《十里花香》、《守望》、《果乡情》和《辉煌六十年》优秀剧目》。进一步宣传了“运城眉户”,让眉户唱腔、音乐遍地开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运城眉户”从传统眉户音乐到现代眉户音乐的蜕变,感受到了现代声腔与传统眉户唱腔的完美结合,为“运城眉户”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掀起了光辉的一页,也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城眉户”进一步得到了传承与保护。

 

临猗县眉户剧团简介

山西省临猗眉户剧团建团于1953年,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理事团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唯一一个始终坚持编演现代戏的剧团,曾八进北京、四进中南海,一进人大会堂,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彭德怀、罗瑞卿、贺龙、姬鹏飞,薄一波,彭真、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专场演出。共创作排练现代戏240余本(回),其中《一颗红心》、《涧水东流》、《唢呐情》被拍成电影,《十里花香》、《山妹》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八集戏剧电视连续剧《峨嵋岭》已拍摄结束。参加各种调演40余次,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山西省思想宣传工作标兵单位”。新世纪以来,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我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2003年和2013年分别被中宣部、文化部评为“全国首届、第五届服务农民 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国家一级演员闫慧芳获得了“首届中国戏剧奖·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全团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牌、证书210余块。目前,全团同志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中国戏曲现代戏事业的发展,为更好、更多的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