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审计局专栏>审计文化>审计文苑
审计人员的“三知、三责”精神
来源:绛县审计局 发表时间:2018-02-23 00:00

        审计人要有 “三知、三责”精神,工作上就会提升境界、取得正能量源泉,那什么是审计人的“三知、三责”精神呢?那就是“知足、知责”;“知不足、尽责”;“不知足、问责”的人生态度和健康青春的工作理念。
        一、知足,知责
        知足常乐,心旷为福之门,道之大端易于明白,哲学大师王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学,无我为本”,国家很重视审计工作,它在惩腐败、保民生、护公平、维正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事必先克其私,万事以修身为先,审计人要做好保驾护航的使命,就要明确航标航线,更要去私欲,徇天理,合知行,致良知。且岗位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平台,则更应倍加珍惜热爱审计工作,始终慎思、明辨、笃行;筑牢宗旨意识、树核心价值观、守政治信仰纪律、定崇尚法治信念、依法文明审计、秉公执法、廉洁自律、不循私利、追求正义、不畏权势,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坚决不做危害党和国家人民的事。淡欲存理乐自来,心强大,不为物扰,知足知责会让我们每天都以好的心态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就能在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票据里静下心来,不忙不乱、不焦不躁,知行合一事功成,深挖危害社会经济的行为和蛀虫,用自身智慧能力服务于国家人民,这时会发现审计工作何等有益!
        二、知不足,尽责
        阳明先生《传习录》中记载,学生陆澄问先生:“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心在远方,路在脚下,太多急功近利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无论何种项目,只要是想成功,就会心系工作,知己不足,戒眼高手低,保持先生所说的种树人的心境,做好眼前分内之事,只有管好栽培、灌溉,不要去想将来枝繁叶茂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也不用问结局如何,只要常怀公正进取之心、永葆奋发之志、博学多思、精益求精、踏实工作学习,把才智精力全用在工作上,尽一己之责,主动有序有效作为,自能育出满园桃李,一路芬芳。现时代知识更新快,在多专业融合审计作业模式下,一专多能为职业技能要求重要趋势,“求是”之路更不可移,审计人每完成项目后要知自身不足,以勤补拙,温故知新,检查对比总结、结合实际带着责任信仰去学,改进提升完善其知识体系,逐步提升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始终跟上工作更新要求,方能厚积薄发。处世先明其心,先修其身,审计人一言一行关系着审计成效威信,要时刻不忘初心、慎独存诚、知责任重大,真学真用真懂,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尽其责。
        三、不知足,问责
        先生曰:“道无精粗,至善止焉”,心怀善念、行善行无论何时都不会被罪恶所吞噬,这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审计人要对工作质量和落实整改成效有不知足的工作要求,弘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理念,树立机遇、进取、责任、忧患意识、深刻解析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灵活应用计算机审计,高效高标严要求、优化提升审计质量,创新思维方法。遇难题,不服输不放弃,敢碰硬较真、对权势说不,荣誉面前不争功、失误面前不推过。审计人是监督者,不仅要对问题单位和责任人严格问责并依法处理处罚,督促落实整改使其完善制度,督促其自觉规范日后行为;同样审计人也是被监督者,要严格按程序依法文明审计、科学制定计划方案,对违反审计八项规定和工作准则、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渎职失职、包庇纳垢、隐藏掖私暗吞问题不上报、处理处罚不合理合规合法等行为,主动承责、严肃自查自纠并依法做出处分处理,以提高审计公信威慑力,在反腐、改革、发展中真正体现审计价值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