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要有 “三知”“三责”精神,审计工作就会获得快乐源泉, 那么什么是审计人员的“三知、三责”精神?那就是“知足、知责”、“知不足、尽责”、“不知足、问责”的人生态度和健康青春的工作信念。
一、知足,知责
“知足,知责”就是知足常乐,审计是国家经济的守护者,在惩治腐败、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审计人员,岗位为我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作为我们提供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更应该倍加热爱审计工作,一要不违反国家对审计人员的廉政要求,不做违背党和国家的事情;二要树立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严守政治纪律,筑牢宗旨意识、严守财经纪律;三要坚持原则、严守工作纪律,坚定崇尚法治信念、严格依法审计,坚持廉洁自律,不寻私利、严守职业底线;四要坚定追求正义、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明确审计工作的航标、航线,清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运行保驾护航。知足知责会让我们每天都以好的心态去工作,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这样就能在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票据里静下心来,远离社会的浮躁,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挖出危害社会经济的行为和蛀虫,这时你会发现审计工作对国家和人民是多么的有益!审计工作的职责所在就是服务国家和人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关系审计的威信和效果。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尽其责,只有知道自身责任重大,才能把责任内化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知不足,尽责
每个审计人员都要以公正之心,踏实工作,把本领和精力全部用在每项审计工作上。每完成一个审计项目,要对照检查自己的职业技能是否存在不足,例如公务员通用能力方面,是否具备相应的语言表达、文字综合、组织协调等能力;审计专业能力方面,是否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以及政策分析、案件查处能力等。在多专业融合的审计作业模式下,一专多能会成为职业技能要求的重要趋势,我们要常怀进取之心,永葆奋发之志,精益求精,弘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学习理念。审计的使命是审计人员的初心,要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不寻私利,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以只有无私,才敢担当,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够尽责。作为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要始终认识到,自己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要习惯在监督下学习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做人做事。全体审计人员要主动作为、有序作为、有效作为,真正做到尽责担当。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加快,信息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我们更应该以勤补拙,温故知新,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坚持真学真用,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信仰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多积累专业知识技能,在审计的各个领域中开拓进取、不断进步完善和充实自己,实现个人成长,逐步提升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使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跟得上审计工作的要求,方能厚积而薄发,成为审计中的优秀一员,为审计事业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
三、不知足,问责
“不知足,问责”就是对待工作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尽职守,严格履行审计职责。要有不知足的工作信念,遇到难题,审计人员要时刻保持不服输、不放弃的韧劲、干劲,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在荣誉面前不争功、在失误面前不推过,敢于承担责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情况,围绕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审计监督的深层次问题,用创新的思维来审视、改进、优化工作、创新审计方法,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性地完成工作,推动审计工作发展,体现个人价值,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在反腐、改革、发展中真正体现出审计的价值和水平,增强审计的职能作用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