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统计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及解读>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一季度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
发表时间:2018-05-17 09:00

省委、省政府把2018年确定为“转型项目建设年”是一项重大决策,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运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的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一季度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降幅收窄。

一、一季度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5亿元,同比下降6.3%,增速比1—2月提高16.1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完成71.0亿元,同比下降9.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13.4%。

(一)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一季度,运城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4亿元,同比增长13.0%,对全市投资的拉动力增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2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51.7%;教育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217.0%。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6亿元,同比下降50.2%,其中,农业和林业分别大幅下降77.3%和7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5亿元,同比下降4.0%,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2.4亿元,同比下降21.4%;采矿业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7亿元,同比增长71.2%。三次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3:42.6:47.1。

1.jpg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运城市补短板、惠民生力度继续加大,交通运输、电力、城乡环境整治、城市公园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等领域投资增速较快。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62.7%,增速比1—2月提高72.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23.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51.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7701万元,同比增长49.1%。

(三)民间投资呈回暖势头,比重和增速“双回升”

一季度,运城市民间投资完成61.1亿元,同比下降17.0%,增速比1—2月提高13.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3.2%,比1—2月提高2.8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历经25个月负增长,首次转正

运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在经历25个月的负增长颓势后,2018年一季度实现较大回升。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13.4%,比1—2月提高46.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3.8%)0.4个百分点。

二、当前需关注的问题

(一)地域发展不均衡

一季度,从分县情况来看,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高的县是闻喜县(153.9%),增速最低的县是永济市(-37.0%),两者相差190.9个百分点。全市14个县(市、区)、开发区增速保持在正增长的县有10个,负增长的县有4个,分别是临猗县(-8.9%)、平陆县(-0.6%)、永济市(-37.0%)和河津市(-26.5%)。

2.jpg

(二)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双双下降

从到位资金情况来看,一季度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9.9亿元,同比下降30.8%。其中,国内贷款1.5亿元,同比下降81.0%,自筹资金40.7亿元,同比下降37.5%。

(三)从转型项目建设年考核指标看,工业投资下滑

一季度,运城市工业投资完成34.6亿元,同比下降5.6%,增速比1—2月份回升8.7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下降20.7%;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投资8605万元,同比下降36.7%。

三、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建议

(一)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加快在建项目推进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充足的项目储备更是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稳定器”,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刻不容缓,针对当前新开工项目特别是大项目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明确制约项目落地开工原因,加快项目前期审批进度,加强项目动态监测,确保开工的项目及时入统。2018年是转型项目建设年,全市全力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加强对市重点项目的跟踪监测,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力度,提高项目投资效率,确保全市的投资平稳增长。

(二)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

依托区域优势,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立以“政府服务承诺+企业信用承诺”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模式,实现便利、高效服务和有效管理。结合产业政策,开发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的投资项目,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实现精准招商,积极承接医药化工、节能环保、新能源、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在我市的布局发展。

(三)激发民间投资,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相关部门制定切实管用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措施,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制度,形成责任主体明确、事权分工清晰、操作流程科学、上下协同顺畅的工作机制。及时出台配套相关政策,在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民间创新创业、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重点领域行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