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专题回顾(已归档)>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立足“侨联+”聚焦新坐标
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积极探索新时代新作为
来源:运城日报 发表时间:2019-06-06 08:33

今年4月19日,应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之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王俊峰来到运城学院,以“国之重器—稳态强磁场装置”和“强磁场下的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从而拉开了市侨联“海外人才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近年来,市侨联立足“走进新时代,打造侨联+”,聚焦新时代下新的功能坐标,积极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势,探索建立新侨创新创业平台,助力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响应市委提出的“在全国格局中,将运城打造成为华夏文明根祖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争当对外文化交流“宣传员”,将运城推向全世界;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扶危解困等公益活动,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侨联+创业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托中国电子产业集团推进电子工程装备产业,参与配套其在西安、太原、郑州3个生产基地产业衔接的电子产业园;可承担各行业前沿检测标准技术研究,业务范围覆盖河南、陕西等地,培育形成个别领域国家级检测中心的产业集群;对接俄罗斯,对农业种植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建成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项目……以康杰科创园为纽带,实现信息、资金、技术、人员、项目互动——市侨联配合康中校友会科创园发起团队,与中关村科技园、中关村京港澳创新创业中心等9个科创园建立12个意向项目。

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知名中学,康杰中学人才济济。据统计,自恢复高考至,该校先后被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达800余人,现在每年约20人速度增加,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超过1.5万人。目前,在京创业人士5000余人,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的经历,他们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十分强烈。

顺应这一趋势,市侨联依托康杰中学校友会拓展新侨和海外工作,与市人社局、商务局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部门共同努力,于今年年初联合发起康杰科创园项目,采取企业化运作,以校友基金为核心,吸纳社会资本、政府基金,引进校友各自所在领域的先进技术及海外、国内高层次人才,以科技创新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康杰科创园建成后,将分为创新区、孵化区、技术与资本服务区、人才公寓区四部分,届时,将吸引管理咨询、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公共研发平台、实验室设备共享、技术咨询等服务,成为我市另一创新创业基地。

“侨联+文化交流”,给力对外开放形象

2016年,运城解州关帝庙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国侨联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17年9月,“亲情中华·筑梦丝路”——关公文化“走出去”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吸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海外侨胞;2018年10月,市侨联组团赴马来西亚的4个州和新加坡吉隆坡开展关公文化交流,集中展示关公文化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之独特魅力,参与侨团达130余个,人数达10万之多……一次次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发展之旅,一次次主动传播华夏文明根祖文化之旅,有力地提高了运城在全球关公文化交流中的知名度。

依托海外联系网络把文化资源传播到世界各地,是近年来市侨联工作的一大亮点。自2015年起,我市先后有4家单位获批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同时,市侨联还提前谋划我市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获批准后的建设和联系工作。目前,万荣后土祠、盐湖区舜帝陵、稷山大佛寺正在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另外,市侨联还主动大打全市对外开放的文化牌,筹划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成功承办中国侨联在山西省举办的首次“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2017年起,联合解州关帝庙连续两年组团参加香港关公文化节;今年6月,将携关公文化赴香港参加第三届交流并进行运城推介活动。

“侨联+公益活动”,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持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坚持每年春节前夕走访困难侨户,5年来累计慰问200余户,发放慰问金6万余元;协调归侨齐久昌、胡文毓、李秀珍等申请政府廉租房,保障其基本生活;帮助蒙古归侨李连东家属解决城镇医保和大病补助;为年满60周岁的11名老归侨申报了困难生活补助……近年来,市侨联持续关注侨界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与此同时,市侨联不断创新作为,2017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依托运城爱尔眼科医院,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中国侨联项目“侨爱心”光明行活动,对全市2万余名困难群众进行白内障筛查,完成手术1600余人;将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走基层活动争取到我市,免费为1500名困难群众提供肿瘤筛查,服务困难群众,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聚焦‘侨联+’,拓展新职能,实现新作为,为大运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红光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