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专题回顾(已归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地丁花”开在春风里
来源:运城日报 发表时间:2019-04-08 09:25

地丁花在农村随处可见,它贴着地皮生长,虽然不娇艳但生命力十分顽强。来自农村的家政服务人员在城市里干着不起眼的工作,其坚韧的品性正好与地丁花相符。因此,“地丁花”这种平凡的小花就成了家政工的象征。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有各类家政服务机构数百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成千上万朵河东“地丁花”,靠着辛勤的汗水和优质的服务,擦亮了以“关乡家嫂”为代表的我市劳务输出品牌。

从“分”到“合”——瞄准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搭建劳务输出高效运转平台

近年来,随着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政业这一“朝阳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飞速期”。如何解决组织散乱、无序竞争、服务不精等问题,把握好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我市家政服务业在反思中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高质量、精细化的家政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品牌化运作是未来家政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家庭服务协会应运而生。同时,百余家家政公司“借船航海”,组成了家政大厦等行业联盟,完成从“分”到“合”,搭建劳务输出高效运转平台。这些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了人员培训、就业上岗、技能提升、劳务输出、职业规划等产业发展链条,使客户、服务人员、公司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便于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择岗就业,既能让客户得到高质高效的服务,也能让从业人员得到更多工作机会。

近年来,这些行业联盟累计培训母婴护理、小儿推拿、中医催乳、产后康复等各类家政服务人员超过10万人。有的家政服务公司被授予省、市“家庭服务创新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凤还巢返乡创新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等称号。

从“散”到“精”——发挥运城人力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专业化劳务品牌

3月26日,在“古中国·大运城”美丽乡村百花节的妇女创业就业展区,市委书记刘志宏详细询问了家政劳务品牌“关乡家嫂”的就业培训和产业精准扶贫情况。他指出,要注重培养和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把“关乡家嫂”打造成山西家政行业劳务输出的名牌产品。

打造高品质专业化劳务品牌,是我市家政服务业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发力点。近年来,我市家政服务业的品牌之一“关乡家嫂”在京津等地声名鹊起,其成功秘诀就是走专业化之路。“关乡家嫂”实行统一标准培训、统一标准鉴定、统一形象包装、统一输出就业、统一跟踪服务,保证家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关乡家嫂”不仅全面提升了月子护理、搬家、保洁、婚介等传统服务的专业性,而且引入家教、理财、保健等新兴服务,服务内容扩展到20多个门类百余个项目,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同时,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服务网络逐步向全国延伸。

今年以来,“关乡家嫂”通过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平台,同北京、上海、深圳、太原等城市的多家知名家政公司进行了深度对接,陆续组织开展外出务工活动,将家政劳务输往全国各地。

从“贫”到“富”——围绕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开辟脱贫增收崭新畅通渠道

2月21日,来自贫困乡村的贾海峰和百余名经过高级培训的家政从业人员赴京就业,成了年薪七八万元的“关乡家嫂”。和贾海峰们一样,去年以来,我市已有2200余名“关乡家嫂”通过集体劳务输出,在太原、北京、天津等城市就业上岗。

“关乡家嫂”们能够顺利走出家门就业,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家政等服务业的努力密不可分。近年来,盐湖区等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凤还巢”计划,着力打造“关乡家嫂”品牌,促进家政服务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帮扶贫困妇女、企业转岗分流妇女等通过从事家政服务实现转移就业、脱贫增收。统计数据显示,家政大厦和市家庭服务协会已累计促进自主创业640余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7.6万余人,对外输出就业5500余人,为脱贫攻坚作出了的贡献。

在外出就业的过程中,一部分“关乡家嫂”变成了创业者,带动了更多的“关乡家嫂”走出去。郑小娟多年前从垣曲县历山镇不落地村外出打工,如今已创办公司,先后带动当地贫困乡村的200多名妇女就业。

市家庭服务协会秘书长张美玲说,家政行业既是容纳就业的蓄水池,也是育儿养老的保温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关心家政业的发展,不仅是对行业发展的期待,也是对行业辐射的千万家庭的热切关怀。她相信,“地丁花”必将开在春天里,白领们也将获得更多芬芳。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说,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我市是人力资源大市,近年来通过加强机构调整、大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谱写了劳务输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