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专题回顾(已归档)>脱贫攻坚
整合培训资源聚焦脱贫攻坚
来源:运城日报 发表时间:2018-08-24 00:00

       民建运城市委反映:近年来,为了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但从培训实践来看,农民培训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是培训主体多头,标准不一。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说,培训主体就有农委、扶贫办和农机局3个不同的系统,各自培训时间不一样,有的培训时间是一周,有的培训时间是半个月,还有的是一天,培训安排资金标准有的高,有的低。

  二是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区域来讲,培训对象是固定的,由于各个部门都有培训任务或指标,都想在群众基础好、培训热情高、比较好组织、易于开展工作的农村组织培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重复培训,有的村各个部门都来进行培训,而有的村则一次都没有进行过培训,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是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不衔接。培训单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培训,很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造成培训课程和农民需求不对接,并且有的授课机构并没有培训资质,自身水平有限,造成农民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四是培训效果不明显。对于有些培训项目,上级下达指标任务时,没有根据培训难度和强度合理安排,给予的资金有的愁得花不完,而有的却少得不够用;培训时间有的仅有一天半天,根本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致使培训流于形式。

  为此建议:

  一、整合培训资源。整合人社、农委、扶贫、农机、工会、残联、妇联等各部门培训资源,建立统一的培训管理机构,从而减少国家培训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避免重复培训,无效培训。其主要职责是集中使用培训资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编制培训计划,加强对各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改革培训模式。变以前的政府部门培训为市场培训,培训管理机构年初根据培训计划,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职业中学、技能培训学校等优质、专业的社会资源参与培训,建立市场化培训机制,利用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实实在在地造福贫困群众。

  三、明确培训对象。培训管理机构应深入农村进行调查摸底,明确培训对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首先应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把培训资源用到真正需要的农民身上,使他们能掌握一门致富本领,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稳定一片,造福一方”的目的。

  四、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围绕贫困户脱贫意愿和各自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根据培训需求和课程强度、难度合理安排,真正起到培训效果。

  五、加强督察考核。年末,培训管理机构应对本年度实行培训的机构进行考评,通过深入农村调查、查看培训记录、考核培训内容、实用技术操作等方式,对各培训机构进行检验,合格的给予奖励,不达标的按照招标合同约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