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运城要闻
坚持“三高”标准跑出县校合作“加速度”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赵迪 发表时间:2021-12-04 09:46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部署开展深化省校合作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全省转型发展蹚新路,对于我县提升开放水平、培养引进人才、促进产业发展、集聚创新元素、转换新旧动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垣曲县紧跟省委战略谋划、紧追市委工作步伐、紧贴全县发展实际,从高起点抓谋篇布局、高精度抓合作需求、高标准抓推进落实三方面入手破题,先后与47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签订33份合作协议,挂牌建成87个合作基地,招录引进94名教育、卫生、农村、文旅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落地特色农产品供应等多个合作项目,“四个一批”目标加快实现,全县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活力有效激发、成效逐步显现。

  高起点抓谋篇布局,凝聚“最强合力”。垣曲县委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县校合作工作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重要战略举措,高位推动、狠抓落实。一是带头谋划定思路。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交流研讨,提出“高站位谋划、精准化对接、深层次合作、保姆式服务、全方位督责”总体要求,明确“县校合作要紧扣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同‘运才兴运’行动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具体思路,确保县校合作工作走深走实。二是组建专班强推进。围绕“12大基地”建设任务,组建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相关部门“一把手”负责的12个工作专班,按照“一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实施方案、一支服务团队”的工作模式,精细化闭环管理,项目化落实落地,全方位、一体化推进县校合作。三是建章立制抓落实。建立“运行调度、反馈通报、考核评价、督导整改”四项机制,形成上下互通、左右互联、资源共享、协同联动的工作体系,每日梳理进度、每周调度通报、每月汇总推进、定期督导检查,切实把工作压力传导至“神经末梢”,推动各方力量尽锐出战。

  高精度抓合作需求,促成“最大共赢”。垣曲县委坚持把摸清产学研合作需求作为开展县校合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持续推动人才共享、互利共赢。一是摸清产业“需求点”。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开发需要,聚焦铜铁镁采选冶炼、危固废综合利用、核桃种植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深入一线蹲点调研、行业部门细致摸底、专题会议征集需求,梳理汇总县校合作技术需求、人才需求、项目需求,建立需求清单,确保底清数明。二是找准高校“对接点”。各专班派出专门力量,采取电话沟通、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6+N”院校进行逐一分析研判,找准找实各院校的优势学科和科研方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建立拟合作清单,进一步明确对接方向。三是挖掘合作“共赢点”。各专班围绕产业“需求点”和高校“对接点”,深入挖掘合作“共赢点”,探索采取校企合资、人才入股、技术入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真正谋划落地一批符合双方需求、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具有牵引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此外,为提升合作成效,坚持“一校一策”“一项目一策”“一人一策”,最大限度予以倾斜支持。

  高质量抓推进落实,释放“最大潜力”。垣曲县委坚持以对接洽谈为关键,以整体提升为重点,以服务保障为支撑,富集人才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深洽谈。主动“请进来”,邀请高校专家教授来垣调研座谈、建言献策、共谋发展;积极“走出去”,带着县域所需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和项目需求,与院校优势进行对接,寻求合作机遇;线上“架桥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创新方式、“云端”推进,确保县校合作不断档。二是以点带面促提升。确定合作院校后,以先签订框架协议,再签订子协议的方式,项目化推进合作,做到蹄疾步稳、有序推进。特别是对于重点合作项目,紧盯不放、跟踪问效,达成实质性成果后,深入总结合作路径、合作模式、合作效果等工作经验,探索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整体提升。三是优化环境浓氛围。用好用活人才服务政策,提供包括20套拎包入住公寓、1000元实习实训补贴、30万创业担保贷款在内的“保姆式”服务,统筹开展专家人才的国情研修、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和节日慰问等工作。充分利用在外人才资源,在武汉、南京等地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专门负责县校合作联络协调工作,以服务前移推动工作做实,进一步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

  下一步,垣曲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把深化县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作为加快垣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主要依靠,进一步在创优政策环境上下功夫、在彰显垣曲特色上下功夫、在凸显工作成效上下功夫,努力把合作项目越做越实、合作之路越走越宽,推动县校合作结出更丰硕成果。(垣曲县委书记 杨彦康)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