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专题回顾(已归档)>新型城镇化建设
走近“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杨晶茗 发表时间:2021-09-08 09:42

  我市加快建设“五条绿色走廊”系列报道之四

  一湾涑溪四季景

  ——走近“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

  记者 杨红义 张晓丽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绛县陈村镇陈村峪,向西南流经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至伍姓湖,在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附近汇入黄河,干流全长200.55公里,是运城的“母亲河”。

  加快建设“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即围绕200公里的涑水河岸线,突出抓好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进一步涵养水源、增加水量、净化水质,推动涑水河复流。对沿涑水河景观规划实施产业融入,融合农耕文化,建设特色农产品采摘园和农耕游赏湿地公园、田园风光等水文化景观。

  为啥建——

  落实各级部署,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也强调对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唐河、沙河)等七河干流及其支流汇水面积内的水域和陆域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

  市委书记丁小强调研涑水河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时指出,要统筹推进涑水河的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等工作,让涑水河早日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着力打造“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

  从中央到地方,黄河及省内七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备受重视。其中,涑水河被称为运城的“母亲河”,流域面积577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1%,是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市委成立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推进涑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和实施等工作,并于今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涑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通知》,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一规划、系统推进,问题导向、科学修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建什么——

  依托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布局

  “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起点位于绛县境内涑水河源头附近(莲花池),由东向西依次经过绛县、闻喜、夏县、盐湖、临猗、永济6县(区、市),终点位于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附近入黄口。

  受诸多因素影响,涑水河流域污染现象较为严重,需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加快传统产业清洁化生产、循环化改造、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污染排放;部分河道淤泥、垃圾堵塞,河道环境相对恶劣,需对主槽进行清淤疏浚、局部束窄河段进行拓宽、淤积严重的支沟口进行疏浚处理,确保河道畅通无阻;河堤两岸及周边生态功能逐渐退化,需因地制宜对沿线植被和景观进行全面布设,恢复当地植物群落、品种,创建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

  基于此,我市确定了建设“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的主题定位:依托涑水河流域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禀赋,规划以“田园胜景、康养福地、农旅廊道、产业沃土”为主题,打造集绿水青山的生态走廊、山水田园的景观走廊、特色多元的产业走廊、联城通乡的交通走廊于一体的田园风光示范带。

  依托资源禀赋,围绕主题定位,通过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最终实现“对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进行治理和修复,发掘沿线资源优势,盘活生态、文旅、康养、农业等相关产业要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的目标。   (下转第三版)

  怎么建——

  坚持五位一体,开展生态整治

  根据工作方案,“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建设,将在涑水河干支流两侧农田区域,优先导入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生态康养服务等产业,夯实绿色产业支撑。到2025年,实现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沿线所有规模养殖场全部建成粪污处理设施,建成50家以上田园综合体,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互促互进。

  建设“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工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各有关县(市、区)协调配合,坚持“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工作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持续开展生态整治,推进“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建设项目34个,总投资66.9亿元。

  控污。通过完善监控手段、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全流域联防联控、源头控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大污染物偷排、漏排打击力度,全流域联防联控,推动9个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总投资4.78亿元;市水务局牵头推进涑水河连通水系的生态整治修复,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工程5个,投资28.77亿元,不断改善河流水质。

  清淤。对主槽进行清淤疏浚、局部束窄河段进行主槽拓宽、淤积严重的支沟口进行疏浚处理;严厉打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行为,不断完善陆域隔离防护带建设,增强污染物阻滞能力。同时,把河道清淤与堤坝加固相结合,采取就近利用原则,减少因取土筑堤对农田的破坏。市水务局牵头,一是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和“四乱”整治,保持河道洁净畅通,切实提升河道的过水能力;二是实施生态补水,推动尊村、夹马口引黄工程向涑水河生态补水9344万立方米,协调推进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2021年实现向涑水河生态补水,保障河道生态流量,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添绿。因地制宜打造沿河廊带景观系统,形成四季常绿、一季一景护岸林带,修复沿线破损山体,恢复山体葱绿,整治沿线村庄环境,凸显田园风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推进沿河山体修复绿化、126.33公里沿岸护岸林建设、170个沿线村庄绿化、208公里涑水河旅游公路景观系统建设和辐射道路绿化。

  畅通。主线里程208公里,主要衔接S238林风线、S239林陌线、G209呼北线、S233台运线、S236侯安线、S335横济线,联通周边鹳雀楼、普救寺等景点。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对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涑水河旅游公路208公里,总投资18.4亿元。

  增产。围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康养,规划沿线县(市、区)实施产业发展项目19个,投资14.95亿元。

  干在当下,成在实处。一湾涑水,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