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专题>市财政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工作
运城市财政局2021年重点工作
发表时间:2021-05-19 09:38

  一、聚焦财源培育,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推进发展动能转换。支持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先进制造、现代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发展,建设新兴产业强市。

  积极培育创新生态。坚持创新为上,统筹推进“111”“1331”“136”创新三大工程。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打造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推动新能源汽车、金属材料等“卡脖子”技术研发和大数据产业化应用进入领先水平。不断发挥科技大市场、盐湖清控创新基地等平台作用,增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持续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重点项目保障。坚持项目为王,安排使用好预算内投资,大力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配合相关部门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评估遴选等工作,加快项目申报审批,避免“钱等项目”。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强化财政保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协同发展,做大市城区“底盘”。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主干道、公共场馆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用好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健全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外贸主体,落实“千企百展”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加快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打造区域性中心国际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新业态,支持申报设立山西自贸区运城片区。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深化文旅、文体、文创融合发展,建设知名旅游强市,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良种培育和种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财政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试点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加强生态保护。建立稳定的污染防治投入机制。持续推进“两山三河三湖”生态保护和修复。试行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巩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成果。支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升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水平。

  三、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资金,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1331”工程,支持运城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打造重点学科。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高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支持实施“136”兴医工程,在4所项目医院打造4个领军临床重点专科。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四、聚焦融资创新,全力增强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

  用好“双百亿”基金。聚焦“六新”,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筛选贮备优质项目,进一步发挥转型发展、文旅产业发展“双百亿”基金作用。采取与省太行、晋阳资产等省级机构联合投资、“投贷联动”等方式,优化募资结构,筹集项目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引导基金投后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大为实体经济服务力度。

  扎实做好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考核机制与制度建设,加强普惠金融政策宣传,积极开展担保业务,全面推进金融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以运城市财联中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平台,一方面推进县域融资担保服务全覆盖,一方面加入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更好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规范有序推进PPP模式。加快实施已进入国家、省重大项目库的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交通、能源、教育、健康医疗、养老等领域。

  五、聚焦提质增效,全力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深化财政领域改革。出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健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开展政府采购评价工作,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加快建设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加强预算支出与各类存量资源的有机衔接,提高预算完整性和财政统筹能力。建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升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确保惠企利民。强化预决算公开,更加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以政府部门财会监督为主导的体系框架,加大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强化监督成果运用,推动重大财税政策落地见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提升财务管理监督水平。推动会计准则高质量实施,进一步加强会计评估行业监管。

  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切实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用好化债奖惩机制,有力压减高风险县区的债务规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稳妥有序支持金融风险处置。严格暂付款管理,不让暂付款成为随意使用和调度财政资金的渠道。

  六、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要深刻领会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属性,深入推进财政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加强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南针”和“定盘星”,坚持读原著、悟原理,持续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度深度。树牢政治机关意识,进一步发挥“三会一课”、学习强国、财政大讲堂等平台作用,全方位抓好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主体责任落实。狠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巩固巡察整改成效为契机,全面提升依法理财、为民理财水平。大力支持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问责,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狠抓内控制度执行,强化对财政权力监督制约。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好干部标准,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