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长者模式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专题回顾(已归档)>两会专题>聚焦两会
关于运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杨晶茗 发表时间:2020-04-28 08:10

  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

  关于运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20年4月27日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一、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奋进,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增势缓慢;投资增速支撑不足,招商引资仍需加力;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着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0年计划草案和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转型发展主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符合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主要目标和总体安排科学合理积极稳妥,工作举措扎实有力切实可行,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运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规划布局之年,也是我们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承诺兑现之年。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对标新任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扎实开展“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尽可能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要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新的经济形态,抢抓规划编制机遇,加快谋划储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力求挤进中央、省项目库,为我市“十四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谋求新突破,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持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强化政策有效传导,加快推进国资国企、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改革。要强化发展要素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放管服效”改革进行到底,提速提质提效项目审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大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落实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减税降费等各项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实体商业创新升级营销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经济布局,发挥好开发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主战场、主力军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历史文化,突出特色,全力打响文化旅游品牌。

  三是聚焦高质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深刻认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为引领,坚持项目为王“五个一”推进机制,聚力“五抓一优一促”主抓手,以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更大力度,全面推进“1311”重大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早见效。要进一步深化前瞻意识,围绕年度投资目标和项目进度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切实加强前期谋划和要素保障,全力确保各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要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准入标准、质量成色,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立足传统产业基础,注重抓好存量改造提升,增量优选优化,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紧盯文化、绿色、时尚等新兴消费热点以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打造特色消费载体,促进供需良性互动。

  四是顺应新期盼,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保持就业总体稳定。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应急机制创新,守牢风险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