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以来,运城市上下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转的发展态势,建筑业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一、全市建筑业生产运行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总承包资质(简称“总专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9 %,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 2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6 %;安装工程产值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2 %;其他产值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2%。
(二)建筑业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有20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2家,同比增长12.0%。其中,有工作量的18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家,同比增长16.4%。
(三)本年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94.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56.2亿元,同比增长0.9%;本年新签合同额38.4亿元,同比增长65.5%。本年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意味着企业的施工任务充足,对实现产值平稳增长提供了动力支撑,为建筑业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5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8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7%。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9%。从建筑业企业房屋竣工面积构成情况看:住宅房屋竣工面积占76.3%;商业及服务用房屋竣工面积占9.2%;厂房及建筑物竣工面积占4.8%;科研、教育、医疗用房屋占4.3% ;办公用房屋竣工面积占3.5%;其他种类房屋竣工面积占比均在3%以下。
(五)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平均人数3.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0.4万人,同比增长11.4%。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67916元/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5.6%。
(六)装配式建筑给运城带来新亮点
运城装配式建筑的出现,符合中央新发展理念,符合山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对于加快运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产业、推动大运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业时,市委、市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一季度装配式建筑工程完成2010万元产值。
二、各县(市、区)建筑业运行情况
(一)建筑业企业分布不均
从分县(市、区)建筑业企业分布情况分析: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有185家,其中盐湖区有85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45.9%;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2家,占比全市建筑业企业11.9%;永济和河津分别有10家和18家,分别占全市建筑业企业5.4%和9.7%,其余各县均在5%以下,分布较少。
(二)签订合同额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94.6亿元,同比增长19.9%。除临猗、稷山、夏县签订合同额下降外,其余县(市、区)签订合同额均呈增长趋势。增长较快的县有闻喜县、永济市、新绛县、万荣县、运城经济开发区、绛县、河津市、盐湖区。
(三)大部分地区总产值增速较高
一季度,受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影响,建筑业企业工程量增大。同时,还受部门政策的影响,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9 %。其中增长较快的县有:盐湖区完成总产值10.8亿元,占全市总产值41%,同比增长36.1%;万荣县完成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65.9%;垣曲县完成总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43.6%;永济市完成总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61%;河津市完成总产值4.6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7.5%;同比增长16.8%。
三、从行业结构分析
长期以来,运城市建筑业主要是以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为主,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比重相对较低。
一季度,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占到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93.8%。其中,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30.4%,占建筑业总产值65.4%;土木工程建筑业7.5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建筑业总产值28.4%。建筑安装业0.7亿元,同比增长106.1%,占建筑业总产值2.6%;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0.9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建筑业总产值3.6%。
土木工程建筑业中: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完成产值5.3亿元,占全市土木工程71.2%,同比增长29%。另外,今年一季度新增加了节能环保工程施工66.4万元。
四、从控股情况分析,私营企业占比最大
一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集体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私人控股企业完成产值2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4%;其它企业完成产值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其中,私人控股占建筑业总产值78.8%。
五、从资质等级分析,建筑企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不合理,特一级资质占比小,三级及以下占比过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利于运城市建筑业持续发展。一季度,全市“总专包”建筑业企业有185家,其中:特级资质没有一家;一级资质企业13家,与去年持平,占全市建筑业企业7%,完成产值11.9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45.3%;二级资质企业6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3%,占全市建筑业企业32.4%,完成产值8.2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31.1%;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11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占全市建筑业企业60.5%,完成产值6.2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