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城 苹果”美誉度
苹果品种改良刻不容缓
■市政协委员 胡肖龙
运城是传统的苹果种植大市,连续多年产量接近全国的1/10,出口到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晚熟红富士苹果面积过大、管理繁、成本高等问题日益凸显,运城苹果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
建议立即着手进行苹果品种的改良换优,以增强“运城苹果”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一是尽快确定适宜运城发展的苹果新品种。建议压缩红富士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中早熟、极晚熟及特色品种,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大力发展优质桃品种。利用桃树易管理、结果早等优势,积极调整运城果农种植结构。三是把政策再细化、量化、具体化,激励引导果农品改良种和创新模式。四是建议我市果树品种研究机构迅速行动,推动果树新品种引进、省力化栽植、社会化服务等工作落地,立即着手建设新品种苗木繁育基地、自根砧矮化模式示范基地,提前为我市果树品种更新做好基础配套工作。
时下,一场苹果品种改良运动正在全国各大果区悄然展开。我市必须发挥地域优势,“适宜种啥就种啥”;强化良种概念,“好吃才是硬道理”;推动配套跟进,“种出运城好苹果”。运城果业提档升级,必须经历这次品种的脱胎换骨,“良种良法”也必将成为运城果业变道超车的驱动力和加速器。(民进运城市委集体建议)
行政中心北移 拉动北部新城建设
打造大运城发展新引擎
■市政协委员 景小平
“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是市委为运城长远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运城北部新城片区在大运城建设中具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是构建“盐临夏”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要极核,是拉大运城城市框架的重要支点,是未来运城新的城市中心,对推进大运城建设,把运城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建设北部新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议:一是规划引领,科学定位,将北部新城定位为宜创宜研的科创之城、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宜商宜游的繁荣之城、宜学宜养的文化之城,推动北部新城高质量发展。二是行政中心北移,强化聚集效应,推动北部新城高速发展。三是产城融合,突出科创,推动北部新城创新发展。建议突出科技创新,将北部新城建设成为运城乃至中部地区的科创新区。四是生态优先,完善设施,推动北部新城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健全城市功能,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运城乃至中部地区的大数据集聚中心。通过加快产城融合,优化生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必将推动北部新城蓝图变成现实,成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生动实践。(盐湖区政协集体建议)
让家庭教育的根基强起来
为打好教育强市牌增助力
■市政协委员 赵晶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根基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存在“放任自流”照顾不周,“舍本逐末”过于关注成绩,“无证驾驶”或随意驾驶、家长课程“专业不专”等问题。
为此建议:一、部门联动。政府应建立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工作,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二、队伍引领。通过组建家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教师经常接触家长的优势,为家长提供培训服务,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专业水平。三、学校就学。妇联、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办好家长学校,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不同阶段的家长提供相应程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家长素质,确保培训质量。四、宣传引导。以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对家庭的意义,督促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和和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绛县政协集体建议)
推进“盐临夏”同城化
实现“一加二大于三”
■市政协委员 薛会兵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盐临夏”同城化在城际公交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步伐。但是思想解放还需深入,产业融合还需加强,公共服务还需联动,做好同城化这篇大文章,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带动全市城乡一体化。
为此建议:一、建立共同行为准则。坚持高层谋划、高位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结合当前的党政机构改革,以创新行政模式为主导,进行定期会商和日常沟通,推动同城化战略在战术层面落地。二、加强宣传引导力度。结合全省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推动三地深化同城理念。三、坚持规划引领。结合3地不同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立足未来,前瞻谋划,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管理体制等,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四、找准同城切入点。坚持民生优先,注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从最容易做的交通设施和旅游一体化方面破题,推动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实现战略同向、资源同用、产业同构、市场同享、城市同建、文化同塑的一体化格局。五、保持发展战略定力。制定详细的总体方案,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项目制”要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优化同城化经济版图,带动提升全市综合实力,努力把运城打造成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城市。(夏县政协集体建议)
让乡村赏花旅游
“蝶飞蜂舞客再来”
■市政协委员 郭玉红
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年大戏”,我市依托各县市丰富多彩的经济植物资源,举办“古中国·大运城”美丽乡村百花节,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一味有力助推剂。
据调查,目前乡村赏花旅游仍存在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亟需改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融合不够的问题,有待解决。
针对问题,应科学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延长赏花旅游产业链。整合赏花资源,将赏花经济发展规划与全域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有效对接,打造特色明显的赏花基地,培植功能齐全的精品景区,推出内涵丰富的精品线路。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深度有机融合,结合赏花旅游,挖掘周边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提升赏花经济溢出效应。广泛营销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市、县文化旅游部门要牵头各赏花景点扩大营销力度,广泛推介,打造赏花的精品旅游线路。利用微博、微信、APP 等公众平台,以及大数据和云媒体,加快智能化信息采集和数据库整合共享,为游人安排出行、管理部门及时发布信息等提供参考依据。(民革运城市委集体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政府主导推进
■市政协委员 邵景福
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务农劳动力锐减,“耕地谁来种”“农业靠谁振兴”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目前,我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缺乏统一、高效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农民职业培训热情度不高,培训效率低下,经费保障不力,缺乏有效考核机制,上下联动协调不畅。
建议以政策为引领,确保有序推进新型农民培育规范,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责任感与紧迫性,充分利用媒体,深入报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此外,创新培育模式,采用理论授课+观摩交流+实践操作模式、田间教学培训模式、农民与专家互动模式等模式,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培训,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性,提高培训效果。最后,强化师资队伍,建立激励机制,优先保证涉农优惠扶持政策、优先申报安排项目扶持、优先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激发各界人士加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动力。(九三学社运城市委集体建议)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市政系委员 郑耀文
为促进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民建运城市委组织了专题调研,并在调研中了解到制约这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薄弱、路子不宽,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监管失范、家底不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
民建运城市委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盘活现有集体资产,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推广新型农村经济合作模式,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管用的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激励容错机制、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群众获得感最大化。充分发挥党建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推行“支部管理全村、村民监督党员”的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此外,把一部分乡镇干部工作岗位下沉到村一级,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能培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落实“凤还巢”计划,大力吸引在外“能人”回村创业,注重吸纳农村年轻人入党,确保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民建运城市委集体建议)
建设地质公园
促进旅游发展
■市政协委员 赵润琴
地质公园在地质资源利用、保护地质遗迹、进行地质科学研究普及地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很多风景区,自从挂上“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后,名气迅速飙升,游客量大幅提升。可以说,凡是挂上“地质公园”头衔的这些年几乎都被开发建设成了旅游景区,并且在“地质公园”名头的促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中国”的运城,也有不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质遗迹。比如盐湖,虽然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但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与保护,仅靠死海漂浮和黑泥浴吸引游人,惨淡经营,远远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建议我市开展地质公园申建工作,提高地质景区知名度,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市政府应将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的申请和建立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组织相关部门,组建运城市地质公园申报、设立联合工作组,专职承办该项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应尽快组织完成辖区内地质遗迹的调查、统计工作。组建或聘请专业队伍,申请专项资金,调查地质遗迹,为今后地质公园的申建工作打好基础。(民盟运城市委集体建议)
防范法律风险
确保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 王永生
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龙腾虎跃”“群星灿烂”“凤还巢”三大发展计划,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对我市民营企业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民营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法人治理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关系、融资担保、刑事风险等几个方面。
建议议控制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完善民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股权退出及引入机制,防止出现大股东专断独大或股权过于分散影响决策效率等问题。建立健全董事会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施有制度性的员工持股计划,规范企业财务、税务管理制度。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和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建立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构建奖惩制度, 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员工责任心。企业定期举行法律风险宣传和培训,政府组织民营企业进行法律培训,帮助企业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紧跟人工智能时代,采用法律机器人系列产品应对合同问题、劳动问题以及企业家家事问题,确保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农工党运城市支部集体建议)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市政协委员 杨振宁
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市电商经济发展良好,实体经济稳步推进,但二者融合不够,渗透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管理相对滞后;二是实体经济电商应用程度仍然较低;三是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四是电商人才短缺。
为此建议:一、提升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公共服务力度。进一步拓展市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搭建工商、海关、税务等各类数据库的公共服务平台。二、积极推动实体经济的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建议政府挖掘商贸、会展、工业等载体,推进电子商务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渗透,有效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三、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服务支撑体系。完善电子商务布局规划,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城镇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构建开放共享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切实促进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四、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解决人才结构失衡问题。
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
■市政协委员 张芮萍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此建议:一、强化设施建设,建立处理中心。建议市政府结合我市病死畜禽及产品数量,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运送、集中处理的原则,在我市规划建设10—15个规模适当的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心及配套体系。二、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奖补机制。支持到我市投资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落实补助政策,对上交、收集运输、处理病死家禽和牛、羊等其他病死动物实行不同补助标准。三、强化保险联动,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养殖业发展需要和我市实际联系起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畜禽承保率,政府在养殖保险投保上要做好协调和补助工作,规范完善保险理赔实施细则。四、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监管责任。市场监管、畜牧、生态环保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出售、收购及不按规定处理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芮城县政协集体建议)
扶持民营企业
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市政协委员 丁莉萍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先后制定了“龙腾虎跃”计划、“群星灿烂”计划、“凤还巢”计划等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不遗余力地搭建民营经济大显身手的舞台。但民营经济还存在作用凸显不足、中小型民营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占比较低、部分民营企业管理模式滞后、民营经济信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制约因素。
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市民营经济提质上档快速发展,建议:一是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各项工作,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降低企业贷款利率,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从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六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垣曲县政协集体建议)
打造关公文创产业
助推我市旅游发展
■市政协委员 任亚娟
近年来,由于文创产业附加值高、发展可持续,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增长速度远高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速,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就运城而言,“关公文化”是我市对外的重要名片之一,但我市对“关公文化”宣传还停留在传统的平面视觉形象,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拘泥于各类模型以及一些土特产,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自然薄弱。
为此建议,出台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组建适专家团队和创新平台,奖励核心创意的发展,促使文化与旅游、科技深度结合。偏向青年受众群体,运用文化创意,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文化旅游充满吸引力。利用互联网扩大宣传,建议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家善于进行互联网宣传营销的公司进行合作,可以尝试把运营权和形象使用权打包交给该公司,由其负责产品的对外宣传和互联网运作事宜。以丰富的活动、节日庆典和展会为载体,以“关公文化”为突破口,实现文创产业与大型活动有机融合。(永济市政协集体建议)
培育地标产品
助力农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 孙一雄
大力发展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是贯彻市委决策、落实提档升级行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地标产品的培育、申报和监管工作,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提升地方和产品的知名度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地标产品的培育和后续保护、利用等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地方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知晓面不广、重申报轻利用现象突出、地标价值挖掘不深入的问题。
为此建议:一、提高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把地标产品的培育、获批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及考核。二、加大宣传力度。建议通过宣传培训,让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参与地标产品工作。三、鼓励优势产品积极申报。建议各县组织开展地标产品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制定计划,培育一批,申报一批,让更多的地方产品脱颖而出。四、加大地标产品后续管理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推行“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用户”的组织模式,协调有关企业尽快组建运城市地理标志产品行业协会,支持地理标志产品专营店建设。(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集体建议)